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不想种田第48节(1 / 2)





  “我决定不搬家去县城或府城,我要搬到京城。”

  江星月先是夸了一句:“好打算。”接着,她话锋一转道:“只怕你父母会故土难离吧。”

  这是必然的,别说是京城,连去县城他们都不乐意。但是,他们谁也阻止了自己的脚步。他们不来就不来,大不了,她带着两个妹妹来。

  桐月也没跟江星月多说,便道:“当然还得回去跟他们商量,我这次来一是看看你,二是探探路。”

  “也对。一切商量着来。”

  ……

  江星月在废寝忘食地备考,桐月也没闲着。她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商机。找来找去,她也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倒是偶而有一次,钱子轩提到他家那位走海泛货的亲戚,桐月十分感兴趣,不独是她,荷月也是两眼放光。桐月便试探着问自己能否参上一股。钱子轩闻之一怔,笑道:“咱们家乡那地方没有海路,你可能不大了解,这种生意风险极大,海里走浪里去的,并非每趟都能赚钱。”

  桐月笑道:“我当然明白,做生意的哪能没有风险。别说是这种买卖,即便是我卖个吃食,也是有赚有赔。”

  钱子轩听得她这么说,原先的担忧倒去了大半,便道:“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你若真有心,我回去帮你问问。”

  不几日,钱子轩兴冲冲地来告诉桐月说,他家亲戚同意了。

  桐月私下里跟荷月商量,荷月说道:“咱们光出钱也不行,还得有人跟着上船才好。”

  桐月白了她一眼:“咱家谁去啊,派你吗?”

  荷月拍手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你拉倒吧。”桐月一口否绝。

  荷月黯然神伤,唉声叹气。

  桐月见状,只好安慰道:“你现在太小了,你上船去,人家也不拿正眼看你呀。以后有的是机会。再说了,咱们这次只是出来探亲,明年,咱还得回老家去。”

  荷月一想也对,这走海泛货不上一年半载可回不来。

  “那就以后再说。”

  接下来,两人便商量着贩什么货物好卖。当然,他们也征询了钱子轩的意见。这回,他家也有份,而且还派了几个能干的家仆跟着,桐月的货物也归他们托管。钱子轩给的意见,无非是让她们多买些丝绸、茶叶以及各式精致不易碎的小玩意等等。桐月本想拉着江家一起做,转念一想自己是第一次做,尚不知道能不能赚钱,还是先别提了。

  姐妹两人拿出大半钱的钱置卖了货物,与钱家伙计登记清楚,另外,她又给了几个伙计一些赏钱,还给钱家的亲戚送了份不薄不厚的礼。

  钱家亲戚的船队拣了一个吉日开船入海,桐月姐妹俩的忙碌方算告一段落。

  两人正打算歇息几天,江家的下人却送来一副请帖。帖子是白佑林的大嫂下的。

  ☆、第七十三章 家书

  第七十三章家书

  白少夫人邀请桐月去白家,桐月倒也不觉得奇怪,她以为这是白佑林的意思。她跟荷月商量此事,荷月笑道:“去就去呗,见见这个大美人也挺好。”

  姐妹两人换了身好点的衣裳,买了几样点心并家乡带来的土产,坐了江家的马车去白家。白家此间的宅院与县城的老宅相比,显得气派轩峻多了。

  马车停在门口,里面的人听到报信,早有几个丫头笑吟吟地迎在那儿,里面却不见桐月认识的春兰。众人领着她们姐妹进府,一边走一边说道:“你们可来了,我们夫人一直都在盼着呢。”

  桐月跟着这几人,走了两进院落,过了一片树林,一座假山,绕了两次才到了白少夫人所在的听雪堂。

  白少夫人一身素妆,不戴钗环不施脂粉,却仍然美得让人心生震撼。她虽然显得亲近和蔼,但桐月仍能感觉她气场冷感满满。

  桐月知道她的这种冷淡跟自己无关,因此并没不感到局促。

  两人照例寒暄客套一番。白夫人在尽量照顾桐月,两人交谈的也多是些她能接得上话的内容。

  对方对桐月的身世似乎颇有兴趣。

  “……当时听到二弟找到了他的亲姨母,我和先夫都替他高兴。二弟是个命苦之人,他出生后没几年,公公婆婆和庶母相继去世。我虽然有心照料,但毕竟年轻,有心无力,多有不周之处。”

  桐月忙接道:“夫人是哪里的话?我早在家乡时就听说了夫人的贤名。二公子能有今日,一是白家祖上有德,二便是托赖大公子和夫人的教诲。”

  白少夫人似笑非笑道:“你倒是个会说话的,怪不得二弟常给我们提及你。”

  桐月本以为是白佑林让白夫人下帖子请自己来的。现在一看,主人不见影踪。那就想必是白夫人自己的主意了。不知道她有何目的?难道真的是单单表示亲近?桐月一时难不准她的态度。

  两人又闲叙一会,刚好有人来报,说前厅有访客。桐月便趁机告辞。白少夫人略略挽留一下,言中隐有不尽之意。

  下人们将姐妹俩送出府去,直到她们离开,仍没看见白佑林的身影。桐月忍不住问了丫环,那人说他又去参加诗会了。

  路上,桐月主动询问荷月:“你刚才一句话不说,真站在那儿骨碌碌地翻眼珠子,那你说说你看出什么来?这个大美人究竟对我是什么目的?”

  荷月笑嘻嘻地道:“我光看她房里的摆设去了,谁管你们?别想太多,也许人家是真喜欢你呢。”看样子,连荷月也没看出来。

  荷月见姐姐皱眉沉思,只好又道:“看得出来,这个美人是个心机深沉的人,她若有目的也不会一开始就暴露,肯定是徐徐图之。不过,我觉得咱们俩也没什么好图的,她跟你也没利益冲突,所以不会伤害你的。她想做什么,你且等着就是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桐月给了荷月一个爆粟,笑道:“谁闲着?我现在忙着呢。”

  两人说笑着,不多时就回到了江家。

  接下来的日子,桐月真的是片刻不得闲。此时已是隆冬时节,渐近年关。京城比往日更加繁华热闹,进京述职的,跑动送礼的,一*的来了去去了来。百姓有闲钱有闲时,东市西市从早到晚熙熙攘攘的。

  桐月又开始着手货物倒卖,她的方式很简单,她有时是从西市和别的地方搜罗一些新鲜别致的玩意,有时是拿着成品找那些手艺精湛的匠人按自己所说的修改,然后再拿到东市南市这些富人多的地方去卖。她往往是随意一倒手,便能得几倍的利。她对货物的审美还不错,再加上有点超前的见识,改造过的东西也颇受人欢迎。她的货脱手很快。是以,桐月这次来京虽然来的本钱不多,但也足够用了。她手头一宽裕,便时不时地买些吃食和小玩意带回家给两个孩子。有时也会送江星月几本不太好买的书籍,这倒是江星月最喜欢的。

  她仍旧在用功读书,桐月心疼她,常常打着自己想吃的旗号买来各式吃食拿回江家。于是,桐月来的这一个多月,江家上下都跟着长了几斤肉。其实江家平日伙食也不错,不过,江星月一心攻书,对衣食住行不怎么上心,端月呢是节俭惯了。两人哪里像桐月和荷月这样费心搜罗美食小吃。

  这一日,天气晴好,风和日暖。桐月带着荷月在东市路口摆摊做生意。长长的毡布上摆着她这两日搜罗来的各式小玩意。有精巧别致的小篮子小筐子、笔筒、竹筒、大肚葫芦、小葫芦,甚至还有几个形状各异的石头上,这石头上还被人画上了各式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