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不想种田第47节(1 / 2)





  他们说话间,马车又到了文家别庄。

  别庄小巧别致,一带矮墙,数杆修竹,几株老树,未进院门,鼻端已能闻到缕缕梅香。

  两人在院门口下了马车,看门人认得江星月,也没看请帖就请两人入内。

  江星月志不在诗会,也不急着进去,便带着桐月围着庄子转悠,向她说一说几处景致的妙处。不过,别庄到底不到,她们只转了一圈刚好到了诗会现场。此时诗会已经开始,那些才子们散落在梅林之中,有的对着梅花皱眉苦思,有的在轻轻嗅着梅花的香气,还有的淡然独坐,一派云淡风轻的模样。

  接着,有人开始走到桌前,蘸饱笔墨,奋笔疾书。

  就在这时,桐月听到有人在轻声吟诵林和靖的《山园小梅》。不用看,她已知道是谁。不过,她还是朝那人看了过去。

  白佑林身穿华服,正背着手抑扬顿挫地吟诵诗歌,他的书童正在誊写。

  当白佑林吟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句时四周爆发出一阵喝彩声。

  白佑林一脸得意,嘴上却谦虚道:“献丑了,还请各位多多指正。”

  桐月看着他,正在犹豫着要不要上前打个招呼,正好江星月唤她,她侧头过去,白佑林的目光就是在这时候扫过来的,他看到桐月,不由得一惊,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接着慢慢转过了脸。

  桐月跟江星月说完话后,再去寻找白佑林,不料对方不见了。

  她刚要抬步往梅林深处去,忽听得身后有人招呼道:“桐月姑娘,别来无恙?”

  ☆、第七十一章 梅林再遇

  桐月循声望去,只见面前站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男子,他身材颀长,面容清秀,神色和悦,此时正笑吟吟地看着她。乍一看,觉得似曾相识,可一时又想不起在哪儿见过。

  对方察觉出了桐月眼中的疑惑,忙主动上前解释道:“桐月姑娘可能忘记了,我是你表哥的朋友钱子轩,咱们几年前曾见过一面。”

  桐月恍然大悟,连忙说道:“我也猜到是你,只是变化大太了,一时不敢认。”

  跟以前相比,钱子轩的变化确实有些大,他更高更壮些,整个人脱去了少年的青涩稚气,变得更对沉稳更富有男子汉气概。

  钱子轩笑了笑:“你变化也挺大的。”

  钱子轩先是问桐月怎么想到进京的,跟谁一起来的。他本以为她是跟父母或是同乡一起来的,当听到只有她们姐妹两人时,不由得一脸惊诧,说道:“你真是胆大,从家乡到京城,一千多里路,中途还要辗转几次,你没出过远门,身边还带着一个孩子,竟然就这么来了?”

  桐月笑道:“也没什么,我妹妹别看年纪小,能帮我不少忙呢。”她自然说的是实话。带着荷月出门,就相当于带了一个保镖。

  钱子轩哪里肯信。他只觉得桐月勇气可嘉。他嘴上没说,心里却不由得对她愈发刮目相看。

  两人寒暄一会儿,自然而然地就提到了白佑林。钱子轩的目光在人群里搜寻一阵却不见他的身影。他一脸纳闷道:“明明刚才他还在这里,怎么这会就不见了?——对了,佑林知道你来京了吧?”

  桐月摇头:“我是来看一个亲戚,他还不知道。”

  钱子轩热心地道:“我带你去找他。”

  桐月看看周围,发现江星月正在跟一个士子说话,她便冲她打声招呼,说自己去梅林转转,就跟着钱子轩一起去找白佑林了。

  钱子轩一边走一边跟桐月普及白佑林的事迹。无非是他怎样有才华,怎样引人瞩目等等。这些早在桐月的预料之中,她一直是笑而不语。这样淡然的神情,又让钱子轩对她多了一个波澜不惊的评价。

  钱子轩对桐月说道:“其实,我最佩服白兄的不是他的才华,而是他的品性。他事兄嫂如父母,对侄儿也是悉心教导。虽出身富贵但却毫无纨绔习气,虽名声在外,但一直立身谨慎、洁身自好。”

  立身谨慎?这倒也不难理解。桐月想起前世时,白佑林曾跟她透漏过,他的感情经历很单纯。中学时期一心学习无心恋爱,大学时期,要兼职考证,再加上经济不宽裕也不方便恋爱,工作后,进的又是个和尚公司,想谈也没什么机会。他现在如此,想必是沿袭一直以来的习惯吧。

  两人边走边说,寒风乍起,梅林簌簌而起,一阵阵寒香迎面扑来,泌人心脾,桐月深深地吸了口清冽的空气,心情顿觉清爽许多。

  两人在梅林中一边赏梅闲谈一边寻人,但却一直没找到白佑林。中间也碰到几个人,钱子轩上前打听,有人指东有人指西,谁也不清楚他到底去哪儿了。

  正好这时有人叫钱子轩,桐月便主动说道:“你去忙吧,反正我找他也没什么事,今日见不着就改日再见。或者你告诉他家的地址,我得空去他家也行。”钱子轩一想也是,便把地址告诉了桐月,听着她记熟了才跟着朋友离开,并说自己去去就回。

  钱子轩走后,桐月也不急着寻白佑林了。她索性沿着梅花林漫步闲逛。

  她正走着,忽听得旁边传来一阵说笑声,桐月隐隐听到有人提白佑林的名字,便停住了脚步聆听。

  有人清声道:“白世兄才情之高,让我等望尘莫及啊。今秋菊花诗会夺魁,今日梅花诗又拨得头筹。实在让人佩服。”

  有人立即附和道:“是呀是呀。”

  还有人曼声吟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句真是绝了,难为你怎么想的到?”

  ……

  他们边说边桐月这边走动,声音也越来越大。

  桐月远远地看着白佑林,他的相貌没怎么变,五官仍跟以前一样端正得有些平淡,身量仍有些单薄,变化最大的是他的气质。那是一种难以形容的气场,说是志得意满又不太像,说是自信也不全是。

  就听白佑林笑道:“谬赞谬赞。只是偶起诗兴,随口一诌而已。”

  “哈哈,你随口一诌就能诌出千古名句,怎么我等把胡子都揪掉了也诌不出半句呢。”

  白佑林刚要开口说话,偶一抬眼正好看到了桐月。他的笑容不由得一僵,涌到嘴边的话也赶紧咽了回去。

  桐月冲他笑道:“表兄,我一直在找你呢。”

  白佑林急忙设法在脸上挤出一丝笑容,佯作才发现桐月,语带惊喜:“桐表、表弟,你什么时候进京的?怎地不提前让人告诉我?”

  桐月起初也察觉到了白佑林脸上一闪而过的僵硬,只是她还没来得细细思索,思路就被白佑林一连串的问候带走了。

  “姨妈姨爹身体还好吗?就你一个人来的吗?路上可曾遇到什么危险?你现在住在哪个客栈,怎么找到这里来的?”

  桐月一一回答了白佑林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