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后记(1 / 2)



“竞想把花样滑冰那种视觉性丰富的运动写成小说,实在太傻了。”



……作者本人的这种想法,比任何人都来得强烈。这部作品无论是执笔前、执笔中、执笔后,我都会自问自答,然后想:“唉!果然从根本上就有问题”,接着自己擅自消沉、自嘲、叹气、吐灰气(?)……



就算是成功出书的现在,我对于读者能否接受这个故事,仍然感到很不安。其实我从得知得奖后,没过两天就发现了一件事:我其实是个连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胆小鬼。



“花样滑冰小说?试着买来看看吧。”



就算抱着这种想法也没关系,只要各位肯买,我就觉得很幸福了。然后,如果各位看完,能抱着“这类型的还不错看”的想法并给予肯定,那也会是最让我感到高兴的事。



在实际的花样滑冰世界中,自从盐湖城奥运的丑闻之后,评分方式便经过大幅变更。不过,那也是在不久的将来,不知道还会怎么修改的东西就是了。



如此这般,这部作品内的比赛及评分场面,都与现在(2003年)采用的方式有显著的差异。这部分还请各位读者事前(虽然是在后记中提到)能多包涵。



还有另一件事,在“与现实不同”这点上,也有一个很大的出入。



在故事安排上,书中采用了日本仅能派出一位选手参加奥运的设定。但是,2006年的都林奥运,只要没有连续大走霉运,应该不至于变成那样才对。



日本女子单人的水准(尤论是资深组或现在少年组的选手),实在高得吓人!



在去年底,就不断有14岁的女子选手跳出四圈沙克跳、小学生选手跳出3+3+3组合跳(而且还是相当闲难的跳法)等等的新闻。这么惊人的现实,实在让人忍不住想说“这又不是漫画”。



如此这般,等到都林的赛季开始时,预计会演变成有近l0名的有力候补争夺3个名额的状况吧……



“怎么只能派3个人,不要那么小气嘛!”



虽然说做为奥运代表的名额有限,才能写出由此衍生的剧情,但这也是我身为滑冰迷的真心话。



就算奥运实在没办法,至少世界锦标赛的各闰参赛名额(也是最多3名),应该可以再有一点弹性才对(例如让去年锦标赛的奖牌得主以特别名额保送之类……)。尤其看过这几年俄罗斯的男子单人之后,实在让人不禁有这种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