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章 少壮多努力(1 / 2)

第六章 少壮多努力

口而诵,心而惟。

朝于斯,夕于斯。

注释

诵:念,读出声音来。

惟:思想。

斯:此,这个。

我们读书学习,要有恒心,要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早晚晚都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才能真正学好。

心解

רע

现在人们把成功的方法进行了归纳,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专注。如何做到专注?《三字经》上说:“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要想把书学好,就必须做到口中吟诵,心中思考,从早到晚都要把一门心思放在学习上。心中时时默念,才能记得牢靠。

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顾炎武非常喜欢读书,厚厚的一本《资治通鉴》,他不但全部弄懂了内文意思,还从头到尾抄写了一遍。外出的时候,他总是带上两匹马和两匹骡子,自己骑一匹,另外三匹用来驮书。骑马赶路之余,也在默默背书。碰到背不下来的地方,他就停下来,翻开书本来查找。日积月累,他的知识变得越来越渊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顾炎武“骑马背书”的故事。

文学家鲁迅先生,自幼读书就很讲究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这里说说鲁迅先生的“五法”有哪些:

一是多翻法。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长补己之短,主张在休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可看看书的目录或者读几页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即便只是阅览也是有益的。这样不仅能了解书的内容,也可在茫茫书海中有效地快速筛选出适合自己的图书,同时也开拓了视野、开拓了思路。

二是跳读法。读书遇到难点,当然应该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但遇到暂时无法弄懂的问题怎么办?鲁迅认为,要“跳过去,再向前进”,这样,连以前不懂的地方也都明白了。

三是设问法。先大体了解一下书的结构和内容,然后提出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再去细读全书,这样边问边读逐渐深入。鲁迅先生认为,带着这些问题去细读全书,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四是“五到”法。大家可能听说过朱熹所提倡的“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读书除了这“三到”外,更要手到、脑到。“心到”是要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眼到”则是指仔细浏览,目光专注;“口到”是指开口读书,读出声音来;“手到”是边读边做笔记;而“脑到”是指读书是要善于动脑筋、勤思考、多分析。

鲁迅先生背书就用到了他“五到”中的“三到”。他制作了一张小巧精美的书签,上面写着“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十个工工整整的小楷字。他把书签夹到书里,每读一遍就盖住书签上的一个字,读了几遍后,就默诵一会儿,等把书签上的十个字盖完,也就把全书背出来了。

五是立体法。既有一般的泛读,又有重点的“深掘”,既有横断面,又有纵剖面,既有对原著研究,又有辅助读物,有利于形成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

鲁迅先生还十分重视运用“剪报”这一方法来积累资料。他的剪报册贴得很整齐,分类也很严格,每页上都有他简要的亲笔批注。鲁迅曾利用这些剪报写了不少犀利的杂文。先生曾说过:“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鲁迅先生认为,重读也是不可缺少的。隔些日子再重读书中标记的重点,花的时间不多,却有新的收获。

古今中外的诸多名人,对于读书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见解。而正是应为这些正确的读书方法,才引导着他们更好地去认知、看待这个世界,从而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注释

项橐:鲁国的神童。

古代的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贤,尚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心解

三人行

这四句讲的是圣贤勤学的故事。相传,孔子有一次与弟子们出游,路上遇到几个小孩在路边玩耍。其中一个名叫项橐的孩子在道路中央用砖块垒成一座城池的样子,不让孔子的车通行。孔子的学生子路看见这样的情形,就停车呵斥道:“见到马车来,小孩子为什么不让开?碰伤你怎么办?”项橐说道:“我听说圣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为什么连马车要绕着城池走的道理都不明白呢?”孔子探身道:“城在何处?”项橐说:“筑于足下。”孔子下车观看,果然看到小孩子站在砖块垒成的“城池”中。项橐随即问:“是城池绕着车马走,还是马车绕着城池走?”孔子笑道:“好伶俐的童子,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多大年龄?”小儿答道:“我叫项橐,今年七岁。请教您是哪一位?”孔子答道:“我是鲁国孔丘。”项橐惊道:“原来您就是鼎鼎大名的孔夫子!那么我请教您三个问题,答的出来我就让城让路,答不出来就请绕城而过。”孔子觉得项橐很有意思,于是笑道:“一言为定!”项橐说:“天地人为三才,先生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多少五谷、人有多少根眉毛?”孔子摇头说:“我还真的不知道。”项橐得意地说:“我来告诉你,天有一夜星辰,地有一茬五谷,人有黑白两根眉毛。”项橐朝孔子拱拱手再问:“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听后说:“你真是问得怪,江河湖海,什么水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也难于开花。”项橐一听格格直笑,晃着脑袋说:“不对。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项橐又问:“什么山上无石?什么车子无轮?什么牛无犊?什么马无驹?什么男人没有妻子?什么女人没有丈夫?”孔子逗他道:“啊呀,我还是不知道。”项橐又道:“土山无石,轿车无轮,泥牛无犊儿,木马无驹儿,神仙无妻,仙女无夫。”孔子叹道:“后生可畏啊!老夫愿拜你为师。”于是向项橐行礼,绕城而过。这就是后世传说的“项橐三难孔夫子”的故事。

古时就有很多人怀疑这件事情是后人的杜撰,因为故事中的项橐十足是孔子所讨厌的“利口好辩”的人。项橐向孔子请教的问题更像我们现在的脑紧筋急转弯,如果放在赵本山的小品中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故事所传达的精神却是很有启发性的,孔子确实是勤学好问的人。韩愈在《师说》中曾提到“孔子师郯子、苌子、师襄、老聃”。郯子是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一带)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少皞氏(传说中古代帝王)时代的官职名称。苌弘是东周的大夫,博学多才,知天文、识气象、精音律、通历法,孔子曾于公元前518年前往周国,专门造访苌弘,就韶乐与武乐之异同和不解之处虚心求教。师襄是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老聃,即老子,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自古就流传着孔子风餐露宿、不远千里问礼于老子的故事。虽然孔子向老子问礼时的谈话内容没有流传下来,但这两位圣贤先哲的相遇,不仅是孔子虚心求教的明证,更是儒道两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和交流的一大盛事。

《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还说过:“人有生而知之者,有学而知之者,有学而不知者。”即使是生而知之者,还是要学习,有的人天分很高、很聪明,但是不认真求学问,倚仗自己的天才胡作非为,就把自己毁了,就是“思而不学”。之前我们所说的方仲永的就是如此。孔子是古时的圣贤,尚且本着“学无止境”的态度活到老学到老,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

赵中令,读鲁论,

彼既仕,学且勤。

注释

赵中令:北宋初期的宰相赵普。中令是中央行政中枢中书省长官中书令的简称。

鲁论:《论语》的一个版本,西汉初年由鲁国人所传的《论语》,后世通行的《论语》就是根据这个编定的。

仕:出仕做官,古人把读书做官称为仕途,做了官称为致仕。

北宋时期的赵普已经是中书令了,依然日以继夜地阅读《论语》,没有一点松懈。

心解

学海无涯

这四句说的是当了官的人依然勤奋好学的故事。在这里,我们不妨将当了官的人引申为有所成就的人。因为古人受儒家思想影响,是将读书和做官联系在一起的,读书就是为了“出世”——进入仕途,从而“治国平天下”。现代社会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人们读书的目的也趋于多元化,因此“有所成就”是更为贴切的说法。

提到《论语》,很多人就会想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正是宋代初年的中书令赵普。赵普(922—992年)字则平,幽州蓟县(今天津市蓟县)人,后迁居洛阳,北宋宰相。后周时为赵匡胤幕僚,掌书记,曾参加策划陈桥兵变。964年任宰相,协助太祖筹划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太宗时又两次为相,可谓宋朝的第一文臣。赵普与赵匡胤年轻的时候就是同学兼朋友,他出身比较艰苦,少年时没有好好读过书。以后跟随赵匡胤打天下,宋朝开国后,赵普白天忙于处理国家政务,夜晚则读《鲁论》(《鲁论》是鲁国通行的《论语》二十篇)。据说每当遇到重大问题,赵普总是说:“明天再作决策。”晚上回家以后,他从箱子里面拿出一本书仔细地读,第二天准能够提出一个很高明的见解。时间久了,大家都很奇怪,觉得赵普家里一定藏有什么秘籍宝典。有一次,赵匡胤晚上去他家里商量紧急政务,看到他的书桌上放着一本书,一看原来是《论语》。赵匡胤有些奇怪,就问道:“《论语》是小孩子启蒙的书,你为什么还要读它呢?”赵普回答:“《论语》中有治国的大道理,臣已经用半部《论语》帮陛下打了江山,现在要另外半部来帮助陛下治理天下。”因此,就有了“半部《论语》定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同样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启发。从前有—个小和尚,他离开家乡到处寻找名师,想得到一些真正的修为。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位高僧,并恳求高僧收他为弟子。高僧见他一片诚心,又天资聪慧,便收下了他。两年后,小和尚自以为学到了很多东西,得到了师父的真传,便不想再继续跟着师父参禅拜佛了,于是就向他的师父辞行,要下山去。高僧明白小和尚的心思,他并没有阻拦小和尚下山,而是让小和尚拿来一个钵子,然后让他往里面装一些石头,装满为止。高僧问小和尚:“钵子装满了吗?”小和尚答:“满了,再也装不下什么东西了。”高僧便抓了一把芝麻撒进去,然后晃了晃钵子,芝麻一会儿就不见了,接着高僧又抓起一把芝麻撒进去,晃了晃钵子,芝麻又不见了。“钵子现在装满了吗?”高僧再次问小和尚。小和尚惭愧地告诉师父:“看上去满了,可是还能装下很多东西。”这时,高僧又取来一只杯子,让小和尚往钵里倒水。小和尚看钵子满了,就想停止倒水。高僧却说:“不要停,继续倒。”结果钵子倒满了水后,多余的水都溢了出来。高僧这时候才让小和尚停止倒水,然后问他:“满了还装得下别的东西吗?”小和尚终于明白了师父的一片苦心,恳请师父原谅他的无知,并继续努力学习。

我们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知识的海洋浩瀚如烟,没有人能以有限的生命学完无限的知识。另外,除了书本的知识,实践的知识也需要我们自己来探索、发现。社会实践是一门永远没有完结的课程,下面这个故事正说明了这一点。

这是美国东部一所规模很大的大学毕业考试的最后一天。在一座教学楼前的阶梯上,一群机械系大四学生挤在一起,正在讨论几分钟后就要开始的考试,他们每个人都很自信。这是最后一次考试,接着就是毕业典礼和找工作了。教授说他们可以带需要的教科书、参考书和笔记,只要求考试时他们不能交头接耳。他们胸有成竹地走进教室。考卷发下以后,学生们注意到试卷只有5个讨论题。3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卷。学生们脸上都是不可思议的表情。教授手里拿着考卷,面对着全班同学。教授端详着面前的学生们,担忧地问道:“有几个人把5个问题全答完了?”没有人举手。“有几个人答完了4个?”仍旧没有人举手。“3个?”“2个?”学生们在座位上不安起来。“那么1个呢?一定有人做完1个了吧?”全班学生仍保持沉默。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说:“这正是我预期的。我只是要告诉你们,即使你们已经完成了四年工程学教育,也仍旧有许多有关工程的问题你们不知道。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在日常操作中是非常普遍的。”于是教授带着微笑说下去,“你们要记住,虽然你们是大学毕业生,但是你们的教育才开始。”

既然有这么多书本和实践的知识需要学习,我们还等什么呢?

披蒲编,削竹简,

彼无书,且知勉。

注释

披:打开,这里指批阅。

蒲编:用蒲草编联而成的书册。

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们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

心解

学习的客观条件

“披蒲编,削竹简”包含着两个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披蒲编”说的是西汉著名法学家路温舒的故事。在汉代以前,只有世家才会有藏书,如果不是自己下功夫抄录,就无书传学。加上那时还没有纸张,书写的材料主要是绢帛、动物的皮、竹简,所以家贫就自然没有书可读了。路温舒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里。由于家境贫寒,他只好去帮别人放羊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尽管如此,他对读书识字却有很大的兴趣。他白天放羊,没有机会学习,到了晚上,他就想尽办法求人教他识几个字。渐渐地,识字多了,读书的劲头也越来越大。他想:要是能有一册书带在身边,一边放羊一边读书,那该多好啊。一天,他在池塘边放羊,忽然看见池塘里长着一丛蒲草,又宽又长,不禁眼前一亮:这蒲草多像从前抄书用的竹简呀!他兴高采烈地割了一大捆蒲草,赶着羊群往家走。回到家后,他先将蒲草切得整整齐齐的,然后用线绳穿在一起,再向别人借来几本书,抄写在蒲草书上。从此他也有自己的书了,放羊时就可以随身带着阅读。他的蒲草书读完了一册又一册,学识长进很快。由于读过的书里有不少法律书籍,因此在法学方面有了一定的造诣。在汉宣帝时期,他上疏请求改变重刑罚、重用治狱官吏的政策,主张“尚德缓刑”,“省法制,宽刑罚”。他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法密政苛,重用狱吏。秦朝这一弊政,必须改革。他还反对刑讯逼供,认为刑讯迫使罪犯编造假供,给狱吏枉法定罪开了方便之门。他在奏疏中还提出废除诽谤罪,以便广开言路。路温舒“尚德缓刑”的主张在当时具有非常大的进步意义。

“削竹简”说的是西汉的著名学者公孙弘。历史上的公孙弘与董仲舒齐名,都是汉武帝的丞相,也都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奠基人。公孙弘,字季,齐地薛国(今滕州)人。《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记述了他以布衣而封侯,官至丞相,位列三公的经历,在指斥了他曲学阿世、“为人意忌”等缺失的同时,肯定了他官高戒奢,躬行节俭,倡导儒学,有益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功绩;也肯定了他谏止征伐匈奴和罢通西南夷,关心民间疾苦的思想和行为。他出生低微,居然为相,直至今日,人们依然对他推崇备至,尤其是他“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的精神。他出身贫贱,二十多岁时曾经当过县监狱的小官,后因过错被免了官。四十多岁的时候,他还在帮人放猪。一天,他看见一大片竹林,就想到自己可以削竹抄书。于是他就四处打听制作竹简的方法。当时,竹简的制作非常复杂。首先是要挑选出平整的竹段,然后去掉外皮,将青竹筒用火烤,让其“发汗”脱水(这个过程就称为“杀青”,可以防止竹简变形、被虫蛀,因此竹简也被称为“汗青”。),再截成宽度和长度相等的竹片。经过一段时间,他终于制成了竹简,将借来的《春秋》抄写在自己的竹简上,利用休息时间来学习。后来他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官至左内史、丞相,被封为平津侯。

这两则故事都说的是古人自己创造条件刻苦学习的事情。在物质生活非常丰富、科学技术极其发达的今天,书本已经是最为平常的学习材料了。从十几年前风靡的学习机,到现在的电子辞典、掌上电脑、点读机,无一不是在为我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客观的条件具备了,这就需要我们有更足的学习劲头,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

注释

头悬梁:将头发悬挂在屋梁上。

不教:不靠别人的督促。

晋朝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不需要别人督促就能自觉地勤奋苦读。

心解

苦读与乐读

中国传统的读书法有两种:一曰“苦”,二曰“乐”。苦读的代表是孙敬和苏秦,也就是《三字经》中“头悬梁,锥刺股”的主角。乐读的倡导者是孔子,即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头悬梁”是汉代孙敬的故事。孙敬,字文宝,信都(今河北冀州)人。他年少好学,而且嗜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太平御览》上记载:孙敬“好学,晨夕不休。”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磕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梁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这样,打瞌睡时,头一低,绳子就会拽一下头发,自己感到疼痛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愤苦读。年复一年的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来向他求学、解疑。

“锥刺股”是战国时期苏秦的故事。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期的韩国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可谓“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他出身农家,素有大志,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后出游数年,一无所获而归,遭到家人的讥笑。于是他发愤用功读书。有时候,实在困得不行了,就用锥子刺一下自己的大腿,感到疼痛就会醒来继续读书。经过了几年之后,苏秦再次出发。到燕国去见燕文侯,文侯接受了他的合纵主张,并资助他去游说。六国经过他的劝说而联合起来,有效地制衡秦国,苏秦成为纵约长,披六国相印,给秦国下了纵约书,致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

和“苦读”相比,现代人似乎更钟情于“乐读”。实际上这两种方法是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

爱因斯坦一句很有名的话就是:“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没有什么是可以不劳而获的,没有失败也就不会有成功。姚明到了NBA从一个“菜鸟”成为今天的篮球巨星,是他刻苦训练的结果。因此,可以说“苦”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农夫在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却收获了万颗果实。这个道理简单吗?在实践中,他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从何而来呢?朱光潜先生在谈及有志于做学问的人时说:“也有些初看很枯燥的书他必须咬定牙关去硬啃,久了他自然还可以啃出滋味来。”(《谈读书》)有了滋味也就有了兴趣的萌芽,再“啃”下去,发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也未可知。可见兴趣并非凭空而来,也是可以培养的。这培养的途径就是“硬啃”,先“苦”上一阵子。

如果说苦读是乐读的基础,只有苦读才能找到自己“乐”的所在,那么乐读就是苦读的超越。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读书,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为有了兴趣,读时精力集中,心无杂念,所以感受深,记忆牢,且联想丰富,“心骛八极,神游刀仞”。既沉醉其中,“苦”也就不能称之为“苦”了,并且乐此不疲,流连忘返。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趣味总是慢慢的来,越引越多,像倒吃甘蔗,越往下才越得好处。”然而林语堂极不赞成“苦读”,他说:“不睡觉,只有读坏身体,不会读出书的精彩来。”林先生的话并非毫无道理,但他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这位“苦读”的代表苏秦最后并非一无所成,而是“终一酬壮志,功名传千古”了;“苦读”的另一位代表孙敬最终也学有所成。由此可见,“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话还是值得我们牢记的。

如囊萤,如映雪,

家虽贫,学不辍。

注释

囊萤:把萤火虫装在纱袋里。

映雪:积雪的反光。

辍:停止。

晋朝人车胤,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当照明读书。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他们两人虽然条件艰苦,却从来没有停止学习。

心解

家贫勤学

这四句说的是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勤奋学习的故事。唐朝李渤在《喜弟数再至为长歌》中有诗说:“次兄一生能苦节,夏聚流萤冬映雪。”这说的就是晋人车胤和孙康的典故。

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可是由于家境贫寒,没有多余的钱来买油灯,晚上就不能读书了。他为此十分苦恼。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书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车胤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一生中做过吴兴太守、辅国将军、户部尚书等官职,被朝廷封为关内侯与临湘侯,屡建功勋,颇极一时之盛。现在湖北省公安县还有车胤“囊萤台”遗址,并在原遗址附近建起了公安县车胤高级中学,以此来激励更多的学子。

孙康,晋代京兆(今河南洛阳)人,官至御史大夫。孙康幼时酷爱学习,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他想夜以继日攻读,可家中贫穷,没钱购买灯油。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特别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睡在床上默诵。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从窗外透进几丝白光。开门一看,原来下了一场大雪。窗户被白雪的反光映得亮亮的。他忽然心中一动:映着雪光,可否读书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里,拿出书来对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迹清楚。于是他困意全消,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在雪地上看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康砥砺求进,终于学有大成。元朝初年,孙氏族人从河南龙门迁到浙江湘湖,以“映雪堂”命名孙氏祠堂,以纪念祖先孙康“映雪读书”的精神。

家境贫寒仍然努力学习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孔子、欧阳修、宋濂、王冕等等。有诗句说:“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没有刻苦的努力,不会有日后的成就,而且越是艰苦的环境对个人意志的考验也更加严峻。因此,他们不仅知识渊博,更是意志坚强、品格高尚的人。现在社会,物质生活非常丰富,父母几乎是把一切都献给了下一代,极力满足他们物质方面的需求。这时,强调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就显得更为必要。让温室中的花朵经受更多暴风雨的洗礼。可是现在有些人只记住了“言传”却忽视了“身教”。自己游山玩水、挥霍浪费、嫖赌逍遥,却要求下一代好好学习、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其效果可想而知。与此不同,曾国藩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曾国藩出身低微,然而他学识渊博、见识阔宏、文武兼备;得到当时朝廷的信赖以及满朝文武官员的钦佩。死后被谥为“文正”、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的一生,谦虚诚实,教子有方。他的儿子曾纪泽诗文书画俱佳,又自修英文,成为清末著名外交家;曾纪鸿研究古算学也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他的孙辈也出了曾广钧这样的诗人;曾孙辈又出了曾昭抡、曾约农这样的学者和教育家。曾国藩在京城时见到不少高干子弟奢侈腐化,挥霍无度,胸无点墨,且目中无人。因此他教育子孙要艰苦朴素,并告诫他(她)们:饭菜不能过分丰盛;衣服不能过分华丽;门外不准挂“相府”、“侯府”的匾;出门要轻车简从;考试前后不能拜访考官,不能给考官写信等等。因此,他的子女因为自己的父亲是曾国藩反而更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够检点、学识不够渊博而损害父亲的声誉。所以他们磨砺自己,迎难而上,奋发图强。同时,他很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对自己孩子的影响,自己能够以身作则。传说他在吃饭遇到饭里有谷时,从来不把它一口吐在地上,而是用牙齿把谷剥开,把谷里的米吃了再把谷壳吐掉。他靠自己的行为赢得了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如负薪,如挂角,

身虽劳,犹苦卓。

注释

负薪:担柴火。

挂角:把书本挂在牛角上。

苦卓:刻苦自立。

古人读书,把书挂在担柴的扁担上,挂在牛角上,身体虽然十分困乏,但是依然没有停止读书。

心解

身劳勤学

这一节讲的是不顾身体的辛劳刻苦读书的故事。

“如负薪”说的是汉代朱买臣的故事。朱买臣,字翁子。他家境贫寒,靠卖柴来维持生计,但是他没有因此而放弃学业。每天上山砍柴,他都会带上书本,以便在休息的时候阅读。在回家的路上,他就把书挂在扁担上,一边担着柴,一边读书。家人对他的做法很不理解,但是朱买臣并不理会他人的嘲笑和指责。后来,他终于因为出色的学识而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官拜会稽郡太守,而且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现在用来形容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的成语“覆水难收”也来自朱买臣的事迹。在朱买臣还没有得到皇帝赏识之前,他科举考试屡屡受挫,只是一个穷酸潦倒的书生。多年来,妻子崔氏跟着他过着清苦的生活,渐渐地有些不耐烦了,脾气越来越坏,她从心里看不起丈夫那副穷酸的样子,说话尖酸刻薄。朱买臣有口难言,只得默默忍耐。一天,大雪纷飞,朱买臣饥肠辘辘,被崔氏逼到山上砍柴。他以为多砍些柴草卖掉,买回米面,妻子就会高兴起来。谁知朱买臣一进家门,崔氏就提出要他写下休书,她已经决另嫁他人了。朱买臣痛苦地请求妻子再忍耐一时,说:五十岁一定富贵,现在已经四十多岁了。你辛苦的日子很久了,等我富贵之后再报答你。而崔氏去意已定,并表示即使朱买臣将来做了高官,自己沦为乞丐,也不会去求他。朱买臣见她全然不顾多年的夫妻之情,只好写下了休书。不久,朱买臣考中进士,做了太守。崔氏得知后心慌意乱,决定去找朱买臣,不要现任的丈夫了。崔氏蓬头垢面,赤着双足,跑到朱买臣面前,苦苦哀求他允许自己回到朱家。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朱买臣若有所思,让人端来一盆清水泼在马前,告诉崔氏,若能将泼在地上的水收回盆中,他就答应她回来。崔氏闻言,知道缘分已尽。这就是“覆水难收”的典故。

“如挂角”的典故,说的是隋末农民起义军的著名领袖李密的故事。李密,字法主,祖上是北周和隋朝的贵族。李密少年时代,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职。李密并不懊丧,回家后发愤读书,因以放牛为生,故此常坐在牛背上读书。一天,李密骑牛去看一位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读,被越国公杨素看到,便在车上打招呼:“哪里的书生如此用功?”李密一见是宰相,忙下牛报名。杨素又问:“你看的是什么?”李密答道:“我在读项羽的传记。”为此《新唐书·李密传》记载:“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后来,李密参与杨玄感起兵反隋,杨玄感兵败被杀,李密逃亡,后加入瓦岗军,人称魏王。李密发布讨伐隋炀帝的檄文,数说杨广的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为后世留下了“罄竹难书”的成语。

对于有的人来说,读书是一件苦差事,自身的惰性就是最大的阻力,但是对于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来说,就乐此不疲。其中的滋味,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在这里,还是用孟子的那段经典语录“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来激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

苏老泉,二十七,

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

尔小生,宜早思。

注释

苏老泉: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

尔:你们。

苏洵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读书,后来终于有所成就。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

心解

积极进取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人,他们抱怨时光流逝,好机会永远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其实,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人生态度。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苏洵就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根据欧阳修《苏明允墓志铭》的记载,苏洵在青年时代是在劳动、游历和结交朋友中度过的,“独不喜学,年已壮犹不知书”。苏洵的妻子程氏是个知书达理的女子,他在苏洵二十七岁那年,劝导苏洵发奋读书,并独立承担家庭重任。苏洵在妻子的支持下,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终于学业大进,后得到当时文坛前辈欧阳修的赏识,后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为“三苏”。他认为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不少观点切中时弊。苏洵的文章见解精辟,语言锋利,纵横捭阖,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苏洵不仅自己有所成就,而且还特别注重教育后代。苏轼和苏辙自小十分顽皮,在多次说服教育不见成效的情况下,苏洵决定改变教育方法。从此,每当他们玩耍时,苏洵就有意躲在角落里读书,看到他们走过来,就故意将书“藏”起来。苏轼和苏辙好生奇怪,以为父亲一定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两人出于强烈的好奇心,趁父亲不在家时,把书“偷”出并认真阅读,逐渐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二人也终成一代名家。

后人在总结苏洵之所以成功时,大都归结为他的不放弃。在前面我们提到过,人生中学习的最佳时间是十三岁之前。在这段时间里读的东西,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如果错过了人生的前十三年,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曾国藩曾经说过:“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不可能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所能办者,不过太仑之一粒耳。”知识是无限的,生命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抓紧时间去学习。民族英雄岳飞在他的名作《满江红》曾写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他以自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给予后人以有力的鼓舞和鞭策。我们在小学的课本上都学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诗句。这句格言来自古诗汉乐府《长歌行》:“青春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到东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者借园中葵春天茂盛秋天衰败的形象,来比喻人生少壮时的美好和老大时的凄惨;并用河水东流不返来比喻时间的流逝,不会为一个人而停留,以此来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我们不知道,远在两千多年前的作者,是不是在追悔自己的一生?但能够肯定的是,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的人,当他们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读到这首诗的时候,都会为之深深震撼。这也是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到今天的原因,可惜当时年幼的我们未能深刻地体会出这句话的内涵。“少壮”所概括的是一个人从十几岁到三四十岁的时段。这是每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人,思想活跃,热情澎湃,体力充沛,想象力丰富,充满勇气和进取精神,正可谓“敢想、敢说、敢干”。这段时间是我们实现自己“雄心壮志”的最佳时期。亲爱的朋友们,不要再停留在自己的空想中,是要行动的时候了!

若梁灏,八十二,

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

尔小生,宜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