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85章 花开两朵各表之(2 / 2)

刘天保因是代行太守职权,也来同议。

仓华先将查抄崔自当家的情况大体向二人介绍了一下。二人听说一个乡村的土财主即有诺大家产,不由咋舌。

说完这些以后,仓华向二人先说了自己审理此案的思路。

仓华说:“崔自当一家在义成里多年,可以说是多世经营。

仅从今日他率领家兵围攻太守大人一节来看,其平日里的嚣张气焰自不待言。

觻得一带,土豪甚多,一般都豢养着家兵部曲,少的二三十人,多的五六十人不等。

这些家兵部曲,一为看家护院,二是打击异己,三则暗地里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其中牵连人命者屡见不鲜。

以前,我等只是耳闻,但苦于无有实据,难以对其进行彻查。

我曾经动过整治个别土豪劣绅的想法,一则牵连太大,二则没有证据,三则上司对此不积极、不支持、不认同,是以拖了下来。

这次有太守大人的这个契机,而且明令在彼,我等可以放下心来,彻查一二。

对于此等,不知两位长官意下如何?”

永嘉先生沉吟道:“地主土豪劣绅,可以说是整个国家的基础。

前者高祖刘邦,后者光武刘秀,尽管说名义上是全国上下支持他们起事,但根子上还是得到了各地的地主土豪的大力支持才得以成功。

建国后,一些个文武功臣、皇亲国戚、各级地方官员,得到了皇上大量的赏赐,其中最多的还是土地。

所以说,从全国来讲,他们又成了新的土豪。

建国伊始,地多人少,土地兼并的情况还好些,矛盾不算突出。

但随着形势的日益好转,人口渐渐增多,土地的问题开始复杂起来,失地农民与地主、百姓与朝庭的矛盾也因此日趋尖锐,以至于后来朝庭几个皇帝想解决这个问题,却苦无良法。

最典型的莫过于王莽,他想在全国范围内解决这个问题,搞均田制,重新恢复三代的井田制,却因此而触犯了各阶层大地方的利益,最后被拉下马。

所以说,这个案件,表面上来看,可能仅是一个纵人行凶的个例,实则不然,可能关系到方方面面,影响也会极其深远。

故尔,既要审好这个案子,又要妥善解决好其中涉及到的种种问题,做到谋定而后动,防患于未然,殊为不易。”

仓华连连点头,说:“这正是我以前顾虑重重的地方。

我想,我们可以以这个案子为契机,打开一个缺口,然后再好好规划下一步的土地问题。

关于如何审理这个案子,两位长官有何高见?”

永嘉先生笑道:“没有高见。这是你份内的事情,我们只是协同旁观而已。你先说说你的意见。”

仓华说:“我想明天先分别提审一下崔自当和吴根。

我估摸着,崔自当定会顽抗到底,因为这毕竟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

而吴根则不然:他只是崔自当下面的一个打手,说难听点,就是一条狗,崔自当让他咬谁他就咬谁。

若诱之以利,吴根招供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即使是吴根不招供,下面还有那么多家兵,难道还是铁板一块不成?

只要有一人开口,此案就成功了一半。

然后我们再坐实各类人证,还怕那崔自当顽固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