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忆往昔·书屋





  元启二十五年夏,三公主尉迟琳琅拜入明石清门下,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明石清是圣朝人,虽然性子古怪,总要听陛下命令——这是一种说法。

  六礼束脩,都是尉迟琳琅亲手操办,跪在明石清面前规规矩矩地叩拜,据说陛下听了宫人回话,骂她是个见了老师没母皇的人,平时给自己行礼从没见这么认真的。

  圣朝并无男女七岁不同席的规矩,明石清开辟了一间书屋,为天下学子,上三个月的课。

  天下学子以泪洗面,匆匆赶来,好不容易爬上山来,便被眼前的茅草屋惊住了。素来听闻这位大学者喜好自己动手,没想到真弄了这般简陋的书屋出来,不禁让人想到中原诗人的“茅屋为秋风所破”。

  走着走着,瞧见回头的人,尉迟琳琅不禁觉得奇怪,学子们看见她更是惊讶,只是隔了护卫,近不了身。她已开始后悔为何不穿一套好行动的衣衫,下摆过长,已沾上了树叶,等她好不容易赶到书屋,背后汗浸湿了一片。

  外面看上去简陋,其中典藏书籍却并不缺,跪坐在首席的人白衣胜雪,不是慕知雪是谁。她的身份亦非人尽皆知,众人便看见一个穿着紫黄襦裙的小姑娘微笑地冲他们点点头,坐到了没人敢坐的......慕知雪身侧。

  陛下听闻她要来书屋念书,自然十分不喜,只是明石清的脾气众人皆知,尉迟琳琅虽是公主,也不在意这些,护卫在外守候,无人可以逾矩。

  慕知雪头发丝也没动一根,似乎对身旁人毫不在意。

  明石清讲诗词,讲策论,有时慷慨激昂,有时沉郁低落,又道游历天下时所见所闻,书中世界,方跃然眼前,仿佛亲身所闻。尉迟琳琅从前所学,从未能激起她这般热血,心动之时,不由得看向慕知雪。他虽面无表情,偏偏叫她看出几分不同。

  午间休息一个时辰,书屋旁早有炊烟升起,明石清并非鲁莽之人,再说有慕知雪和尉迟琳琅在,怎么也不会让学生们饿肚子。

  那负责午膳的少女,看上去同她差不多大,下巴尖尖,眸子明亮,虽然过于纤细,仍然显得十分清秀。她不停招呼着众人,大家也不拘谨,随便找块石头坐下便是了。

  侍卫见此,道:“公主,属下今日回去便禀报陛下,让御膳房拨厨子过来,这屋子想必也不难建......”

  尉迟琳琅连忙打断他:“十七,我是来读书的,和他们没什么分别,你呢,就帮我找一块坐着舒服点的石头,好吗?”

  队伍看上去还有十几个人,尉迟琳琅问:“慕,小公子,你还不去吗?”

  慕知雪道:“三公主,你......”

  他欲言又止,尉迟琳琅猜测,他是否想问自己一个女子为何要来这里,或者是为什么不带些侍女下属,只带了个小侍卫。

  “你的头发里有树叶。”

  她眨眨眼睛,手已摸上了发间,果然找到一枚树叶:“你怎么不早告诉我?”

  ————————

  即将进入长回忆阶段,忆往昔讲的是元启二十五至三十一年间的事。

  不知为何回复不了,在此谢谢收藏留言的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