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节(1 / 2)





  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方才还在为荆州担心,万万没料到转眼就轮到了自个,不禁有些慌了手脚。

  “这可如何是好?”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名为犒赏,实则恐怕是要罗织罪名吧!”

  “难道咱们就这样任人宰割不成?”

  “皇帝总不至于要同时对付荆州与兖州两边,咱们或可派出使者与三皇子联络一二,共谋进退。”

  卫潜眼看满屋臣属要不然就义愤填膺,或是忧思惶恐,便先皱起了眉,清了清喉咙。见主公有话说,众人静了下来。

  “我自领命以来,自问守土安民,克尽职守,未敢有一日懈怠。如今朝中遣使而来,又有劳军的名分。诸位便先惶惶不安起来,岂不是显得我问心有愧。”

  卫潜的心性高傲,不屑于鬼魅伎俩,又能征善战,因此颇得先帝钟爱。当年京内便有流言,若不是因为他比太子的年纪小,眼下太极殿中的那张御座说不得就由他来坐了。

  因着这个,太子一向对他忌惮有加。直到卫潜封了郡王领兵兖州,离得远了方才好些。如今太子已经登基为帝,且露出了獠牙。若再不早作打算,可就真的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

  安素听着不由暗暗着急,先抢过了话头:“如今不是咱们要算计他,而是前车殷鉴不远,不得不防啊!”

  “怎么防?难道还能拒天使于城塞之外不成?”说起道理来 ,萧锦初不由反问了一句。

  这就把安素问的有些语噎,不管卫泾的真实意图为何,至少表面看来是一片关怀之心。倘若闭门不纳,便是如同卫潜说的一般,先显出了三分心虚。

  孙承恭的脾气一向是直来直去,在他看来此事简单得很:“怕什么,几个使者何足为惧,直接就地埋了也不费事。”

  “孙校尉好大气魄,只怕把这上上下下都给埋在坑里也未可知。”蒋澄不说话时是极斯文的,只是一开口便叫人下不了台。

  “都住口!”

  卫潜的母亲安贵人,曾是先帝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的妃嫔。有很多人猜测,若不是因为在生卫潜的时候难产而亡,她极有可能问鼎中宫之位。这个出身世家的女子虽然只活了短短二十载,却叫先帝怀念了一辈子。不仅因为她的才情出众,更因为无人能及的美貌。

  继承了母亲出色外貌的卫潜,也曾深受这皮相的困扰。不过自打他十五起开始领兵杀敌,那些明里暗里轻视的目光便越来越少见到,取而代之是敬畏。

  与他的外表截然相反,卫潜治军严厉。哪怕是勋贵名之后,名门子弟也从不容情。但只要你有能力,就算再怎样卑微,他也愿意提拔,因而积威甚重。此时他一开口,无人再敢相争。

  “如今正值春季,该是放牧的时节。但前些时日探子回报,北狄的兵马却有集结的迹象。你们可有想过是为了什么?”说起军务,卫潜的脸色格外凝重。

  他从镇守兖州起,便开始与北狄作战,彼此是老对手了。北狄虽也有田地耕种,但因土地的原因,出产不多,国力很大程度还是要依靠畜牧。因此他们的出战也是有规矩可循的,一般都是在秋后。此时他们的牛羊都已入栏,而这边正是收获的时节,抢一票回去正是两不耽误。

  但在春天进攻,就意味着整整一年的收成可能泡汤。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这里头必然有隐情。

  “没有人想过吗?”

  环顾四周,有一个算一个,尽皆低下头去,不敢与卫潜的目光相对。唯独萧锦初坦然自若,她还真想过,并且身体力行去查了。

  “据探子之前得到的情报,似乎是北狄的国主重病在床,因此各部的首领及王子都赶了回去。不过这类消息素来是真真假假,是否确切就不好说了。近日春汛,路上很不好走,有好几日没有信传来了。”

  卫潜仍旧是面无表情,既不夸奖萧锦初,也没有因此苛责其他人。而是沉声问了一句:“你们可还记得,我为何会封至兖州?”

  说到这个,安素的脸色先变了。按先帝的意思,本来是想把卫潜分封在扬州或者徐州的。然而,他最终封了这个心爱的儿子为兖州刺史,镇守滑台。

  那年,先帝与西戎交战正酣,大量兵力被牵制在西陲。而北狄就瞄准了这个大好机会趁火打劫,五万大军长驱直入接连攻占了洛阳,滑台,直逼虎牢关。

  洛阳守将冯宁在城破之后,率亲兵于府内引火自焚,大火接连烧了三日不绝。当时的兖州刺史王德昌据守滑台,幕僚听闻洛阳失守,劝其撤至虎牢再做打算。他立即以动摇军心的罪名将其斩杀,悬在旗杆示众。北狄围城三月,他就足足坚守了三月。直到城内水粮尽绝,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宁死不降。

  最后先帝派遣大将军檀桓来援,北狄才退了兵,但兖州将近一半的城池已经尽成白地。无数士兵被斩于北狄的屠刀下,受辱的妇人欲寻死而不能,婴孩被挑在矛尖嬉戏。在撤退时,北狄还从幸存的人中劫掠了一万多的壮丁作为奴隶。这些人中也有部分最终逃了回来,但更多的,至死也没能再看家乡一眼。

  这就是卫潜踏上兖州的土地时,所看到的情景。田野荒芜,城桓破碎,新坟旧土,十室九空。

  “你们要知道,我们镇守在此,为的是不再重蹈永安年间的覆辙。拓跋氏年年扰边,牺牲了多少好儿郎。一日不把北狄打痛,北境就一日不得安宁。既然食君俸禄,不好好想着怎么护卫疆土,一天到晚琢磨着京里的事情,那叫本末倒置。”

  卫潜清冷的嗓音在书房内回荡,虽然声不高,却字字振聋发聩,直说得众人面露愧色。

  这些人里头约有一半是从京城跟随卫潜来到藩地,另一半则是兖州本地人士。本乡本土的自不必说,与北狄都有着国仇家恨。如安素这样的贵公子,这几年间也是眼见山河破碎,百姓为兵灾所苦。正如卫潜所言,若只是一心忌惮朝廷,却不顾防守之责,便是忘本了。

  卫潜见僚属们都默然,知道他们也是替自己担忧,不由放缓了语气:“罢了!俗话说得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眼下飞鸟何止是未尽,兖州战事年年吃紧。太极殿的那位就算看我再不顺眼,也不至于立时三刻动手。你们也无须担心得太早了!”

  作者有话要说:

  各位小天使们,我回来啦!

  看到一位亲在问当年的暗线,没错,很快就会提到的。

  回来发现收藏多了好多,真是很开心啊!

  继续求点评,求收藏!

  第43章 校场刺杀

  这一日的早会, 人人走出来面色都不好看。孙承恭等将领被训斥了这一趟,回去便加紧操练,誓要在有生之年与北狄拼个高下。而以安素为首的幕僚们仍是忧心忡忡, 卫潜固然是一心为民。奈何太极殿上的那位,心思又岂是那么好猜的。

  话说回来, 兖州诸人私底下再怎么议论和抱怨,明面上也得好生准备着迎接天使到来, 否则一顶大不敬的帽子扣下来, 可不是开玩笑的。

  此次来兖州犒劳三军的正使乃是太极殿的大总管黄内侍,副使是舍人胡起,均是少帝的亲信之人。排场自然搞得也很大,百来人的队伍离着滑台还有五十里就停了下来。

  卫潜深知这些内侍的脾性,不喂饱了绝不肯轻易挪步。正巧安素昔年在京里与这黄内侍打过交道,又是王府的长史, 便命他去迎一迎。

  蒋澄作为录事参军本该与安素一起迎接天使, 但安长史唯恐他的一张破嘴惹事, 特将他留在了大营内。而萧锦初一介女流,又无官职, 本不应出现在这种场合。但卫潜深知这丫头的脾性, 若就算不让她来, 她也会想方设法凑上这个热闹,不如把她带在身边管束 。

  因此当黄内侍一行人抵达大营时,所看到的就是东郡王领着一众将士等在辕门,中间还混了一个文质彬彬的郎君与一个俏生生的小娘子。

  “哟……这大营之内怎么还有女子啊?”黄内侍斜瞟了一样安素, 尖着嗓子当场发起难来。

  安长史却是不急不忙上前,一只手作势行礼,另一手相交时使出一招袖里乾坤,两锭沉甸甸的金饼就落到了黄内侍手上。“那是我家使君的师妹,小女孩家没见过天家排场,听说犒赏三军便定闹着要来瞧。使君也是没法子,还请天使原谅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