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酒肆小当家第101节(1 / 2)





  而酒客之中,皎然认出不少在四季园打过照面的老酒客,说不得心中如有暖流涌过。

  遥想四季园开业时,第一个送礼的是墨书筠,当初谁能想到半年后,墨书筠已成了宫中贵人,不过贵人依旧如春风,墨书筠可没忘记皎然,特意拖人给皎然送来一盏木宫灯,被皎然高高挂在侧门前廊下,本想和当初拿到酒状元时皇帝御赐的那盏凑成一对儿,却又顾虑皇帝未封后,如此恐不合礼法,且皎然还打着另一个算盘,中秋开新近在眼前,旁边的位置,是留给新宫灯的。

  而这回第一个送礼的,是和白师太一行人一道进门的陶芝芝。

  “阿然,这可真是双喜临门,音姨归京,新园开业,可没有再好的庆贺礼了。”陶芝芝把贺礼递给皎然,而后朝皎然身后扫了一眼,“可惜石敬泽在私塾,不然你家就齐人了。”

  可不是,往后石敬泽休沐,陶芝芝也不好成日往小甜水巷跑了,皎然意味深长地笑看陶芝芝,陶芝芝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怕被人看出来,赶紧搀着夜凌音道:“音姨,我们先进去坐下吧。”

  白师太她们自然是要进去坐下的,陶芝芝则被皎然挡住去路,陪她在门前迎客,寻常皎然这个做掌柜的是没有在门前迎客的道理的,但今日刚开业,新人旧友总要相迎。

  一时间凌涵带着小姐妹叽叽喳喳燕子一样蜂拥而至,薛能也备了礼应邀而至,“才过去半载年头,馆子换了宅子,如今又有了园子,样样经手,可你倒是一点没被蹉跎。”薛能笑着道。都说琐事烦人,但看来也是挑人的。

  皎然尴尬地理了理耳边的鬓发,说实在的,她并不想被男子如此直接地称赞,这对于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实在不是什么好名声。

  可惜今非昔比,皎然不是那个皎然,薛能还是那个薛能,半年前四季园开业时,他那火热的眼神都快叫皎然烧起来了,这次虽不同以往,但皎然可不敢对他说“你也未变”这种话,一来一回可就成调情了。

  流连花丛久了,薛能大概早不识男女之别为何物,特别是皎然这种民间女子。

  好在装傻这种事情,皎然最在行,是以只捋了捋衣裳欢快道,“可不是没变,去年是这件衣裳,今年还是这件衣裳。”

  夜凌音和丁绮绰一致认为,开业日该穿得喜庆,又觉得去年开业那套粉色妆花锻织联珠锦衣和粉霞罗缎裙是穿对了,寓意吉祥这一年里才能如此顺利。

  做不到力排众议,今日皎然便依然任人打扮,除去冬日的厚棉中衣和外罩的披风,八月穿这套衣裳,倒也不至于闷坏人。

  而实则去了厚棉中衣,本该穿起来松垮些的,但神奇的是,旧衣仍旧衬旧人,上身后远比夜凌音和丁绮绰以为的都要好许多。

  眨眼而过的这年里,皎然似乎长高许多,身段也长开了,夜凌音替皎然束腰时就道,“怎么半年不见,阿然身段显了这么多。”特别是腰带一束,那弧度就越发明显。

  丁绮绰不似夜凌音心细,看着窈窕婀娜的皎然,更多的是老母亲终于将女儿养大的不舍与感慨,“阿姐你真是人老了,却还把阿然当黄毛丫头。”丁绮绰摸了摸皎然的腰,又比了比自己的腰,“前年阿然来了葵水,一年比一年抽条得厉害,可不再是小姑娘了。”

  皎然则本就心虚不已,被两位娘这么一说,脸上难以抑制地晕染上一层粉色,她从未关注过自己身体的变化,被夜凌音这么一提,好像这半年里确实长得厉害,难道是因为成了破戒的缘故?

  --------------------

  作者有话要说:

  1:《宫词》花蕊夫人

  第170章 第一七零回

  “二娘乱说!”皎然红着脸,但心里发虚的人,难免就要加以解释,“这小半年里四季园里不少事都交给彩絮儿,我清闲无事,每日陪着皓哥儿多吃了不少,才长得快吧。”皓哥儿正在长身体,白师太穿着上省着他的,但于吃食上从未克扣,一日三顿大的两顿小的,间或还有不少零嘴,这么解释似乎也讲得通。

  夜凌音点了点头,似乎是听进去了,将腰带解下,替皎然重新绑上,绑得比起初松了些。

  但腰带这东西,既然是要贴身合衣的,再松也不能多松,否则衣衫不整又是一大糗事,是以并未多减弱视觉上的玲珑曲线。

  因此夜凌音能看出的不同,薛能这个男人看女人,就更轻易便看出不同之处。腰还是那个腰,可再往上嘛,却是柳腰不长雪峰长,比去年挺拔不少,愈加衬出身段的窈窕婀娜。

  这样的身段在薛能看来正是刚刚好,肥瘦相间才不腻,他虽然也喜欢那种夸张的身段,但那兴趣一阵一阵,宣泄完便只觉索然无味,不比眼前的姑娘,那腰那雪肤好似不论如何压弄,都会像山间绿竹一般顷刻反弹,这种生命力是那些艳俗之物难以争辉的。

  “最近怎么没在堂里见你?”

  薛能将视线移回皎然脸上。也不知这丫头怎么那么会藏,寻常要看她一眼比见皇帝还难,没心没肝的,没想到凌天瑞单了这么些年,居然瞧上这样的祸害。

  但薛能也不得不承认,若非凌天瑞先下手为强,他也想一亲芳泽,只可惜惨遭截胡,如今只能在心里过过瘾。

  朋友妻不可欺,尽管远远算不上,但薛能没有和兄弟共玩一个女子的癖好,且如今皎然入了堂,轻重缓急、大事私事他一贯泾渭分明,这点认知薛能还是清楚的,就像他也没打过楼若的主意一样。

  以前薛能总以为凌昱是慧根未开,没想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办起事儿来倒是利落得很,比他还放得开。一想到两人光天化日之下在四季园里亲嘴,虽然大有凌昱霸王硬上弓的嫌疑,薛能也自叹不如。

  久久未等来皎然的答复,薛能敏感地察觉到皎然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皎然并非不想回答,而是不知怎么回答,没法解决皎然便选择逃跑,只微笑着屈身向薛能福了福,转到另一边去接待别的友人。

  一拳打在棉花上,但薛能很清楚这丫头不是甘当棉花之人,尽管总是满脸乖巧,但那张小嘴绵中带刀,可从未有答不上话白吃亏的时候。

  不然薛能也不会一直被吊着胃口,吃不到的才是最香的,薛能心生狐疑,但见皎然这样规避,也只能往里去寻坐。

  若在平日里皎然或许还会和薛能你来我往几句,这厮明显是居心叵测,但现在她是打鼠怕伤了玉瓶,一点玩笑的心思也无。

  鼠自然是薛能,而玉瓶则是皎然自己。皎然倒没有脆弱到因为薛能的话就碎成一地渣渣,但人言可畏,门前人来人往,这对于还未说亲的皎然实在不是好事儿,而如今和凌昱桥归桥,皎然也不想和薛能牵扯过多。

  薛公子即使有心,但那颗心能安放的地方可就太多了,皎然可不是“博爱”之人,也不想被博爱之人爱。

  十二间楼一开业,往常没多瞧出来的人缘,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

  许多在四季园打过交道的职官吏人都来捧场祝贺,连那些最信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士人,也都很给面子地走进门楼前拱手相贺。

  可见四季园名声口碑确实好,即使从西城搬到东城,这些人依然舍得费点脚力来捧场。

  却也离不开皎然的打点和为人,说来皎然也没有多费功夫,只都客客气气地打交道,并无过多附和谄媚,许正是因着年轻貌美,又不似京城一些庵酒店里当家的却如老鸨儿一样逢迎,才叫这些眼高于顶的人愿意相交。

  当然了,只这两条火候还不足,要让这些自诩为“才子”的人高看你一眼,还是要以“才”置之。

  其实皎然并非才女,来到这世时,在相府里郁郁寡欢过好长一阵日子,学堂里学的是一半一半,所以还是要先感谢一下上一世的教育,让她轻轻松松越过皎兰这个半桶水一大截,在这一世也够用了。

  不过这种学问在这些学富五车,对四书五经倒背如流的文人前是完全不够用的,而这些文人士人又分几种,有人是真学富五车博古通今,也有不少只会动嘴皮子,以瞧不起他人为己任。

  或许是不说出些惊天骇闻,不和别人唱反调显示不出他们的“与众不同”和识得几个方块字,而偏偏又是这些人,往往脊背最软,所有硬气都长在嘴上,所以要收拢这些自命不凡的士人,还真不简单。

  这也是皎然因何更爱那些少说多做之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