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61-陕西民主改革





  61-陕西民主改革

  1939年,在挫败了日军满蒙驻屯军对包头的进攻计划后。熟知历史的刘潇,立刻利用今后五个月内无大的战事这一短暂的时间,对陕西目前控制的地域内,从政治到经济再到军队进行了一次改革和调整,以适应今后的战争需要。

  刘潇首先拿陕西省党部和各县市地方行政主官开刀。

  刘潇早就让陕西安全局暗中收集陕西各县、市中,紧跟蒋介石的官员这些年来贪污受贿、私吞政府赈灾粮款等劣迹。

  将这些掌握的劣迹分别整理成册,交给转移到陕西后方的民主人士和学者手中,让这些倔强但有正义感的学者们,向国民政府上层进行反应和揭露,对陕西部分官员的劣迹进行口诛笔伐;

  利用安全局暗中控制的各种小报,连篇累牍的进行曝光。并引用学者们的言论来引起陕西民众的注意和愤慨;

  利用安全局,在暗中煽动并操纵民众和学生,进行游行示威,提出更换陕西地方行政领导者的要求。

  整个过程中,刘潇命令军队始终保持着中立。

  被国外认为是中国最文明最民主的陕西,现在突然出现如此黑暗的政府官员,国内乃至英美国家的各大报纸对陕西政府的批判和谴责声,铺天盖地而来。慢慢的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讨伐陕西省政府中无良官员的浪潮。

  由于刘潇将自己的计划事先对毛爷爷做了详细的汇报。为了让刘潇在外界看来也是这次民众抗议浪潮的受害者之一,从而打消蒋介石可能对刘潇的怀疑。共产党方面也积极的参与到谴责的浪潮中来,并且打出撤销刘潇第十战区副司令长官和陕西省主席的要求,加上安全局从中挑唆,这一要求很快得到陕西广大民众的响应。

  日本华北方面军见陕西地区突然间出现了混乱,也想利用这次陕西混乱的机会,对陕西发动进攻,进而占领整个西北地区,对四川构成东、南、西三个方向的包围,最终占领四川,彻底解决中国的问题。

  于是日本中国派遣军调集第1军的二个师团,满蒙驻屯军的五个旅团,向陕西方面运动。

  整个陕西地区,只有第22军、23军、第35军给蒋介石发电报,陈述理由力挺刘潇主持陕西军政。

  西北地区的马家兄弟和新疆的盛世奎都默不作声,暗地里全都开始摩拳擦掌的整顿军队,并在重庆政府中四处活动,等待时机想一举拿下陕西这块肥的流油的地方

  此时在重庆的蒋介石左右为难。

  撤换刘潇,蒋介石心里自然高兴。毕竟刘潇现在的羽翼越来越丰满,在陕西这块土地上,许多事情不是自己说想办就能办的了得,许多时候还要看自己这个“小舅子”的脸色。现在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及早剪除刘潇自然是个好事。

  可目前山西民众群情激奋,整个社会基本上处于无政府状态。加上贪婪愚蠢的日军开始大举压境,没有刘潇压阵,陕西的抗战大局势必出现混乱。

  第22军、23军肯定是没有人能调动得了,加上35军在后面敲边鼓,离开这三个军近40万人的部队,陕西完全有可能因为混乱被日军顺利的攻占。

  如此一来,在陕西的大量工业设备和宝贵的石油资源不仅会被日军获得并加以利用,四川大后方也将三面受敌,丢失重庆将是肯定的。到那时,国民政府还能在哪里生存。

  而且这次让刘潇下台的话又是共产党首先提出来的。如果把刘潇撤换下来,那就等于是听从了共产党的意见,共产党将在此次风潮中拔得头筹,进一步提高共产党在国民中的威望。同时让跟随自己的人感到心寒。

  但按刘潇密电中所说的撤换所有由劣迹的官员,进行全范围的民主选举,蒋介石在陕西根基将被严重削弱,这也让蒋介石十分的揪心。

  思来想去,蒋介石认为还是得留住刘潇帮他保住陕西这这战略后方。保留刘潇,一则可保陕西不被日军占领。二则可以让原来和共产党勾勾搭搭刘潇,从此对共产党心存不满,在今后对付共产党的时候,一定会因为共产党提出让刘潇下台的主张,对共产党变得毫不客气。

  权衡再三,蒋介石同意了刘潇的意见。但在来电中注明,所有新任命的地方行政官员,必须在前面加上一个“代”字。

  刘潇接到蒋介石的电报后,看到那个“代”字,立刻笑了起来。蒋委员长变得聪明起来了,把十年后的李宗仁“代”主席的发明提前拿来使用了。

  笑归笑,接到电报的刘潇立即让陕西安全局将有劣迹的官员拿下,礼送出境。同时宣布在陕西全境各地进行广泛的民主选举。

  消息一出,陕西各方政治实力立即开始了活动,有的乡绅对这样的选举简单的认为可以通过花钱来购买选票,于是拿出家中埋藏的钱财,幼稚但满怀希望的四处花钱购买选票。

  此种苗头刚一出现,陕西安全局立刻出击,以破坏选举的罪名将其一举拿下。其他的乡绅一看势头不对,急忙缩了回去。连原来想通过购买选票将自己的人吗塞到陕西政府中来的阎锡山,也急忙收住了手。

  选举工作随后进入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选举在二月底前顺利结束,通过此次选举,陕西各地方入选的行政官员中,有60%为是长期从事地方行政管理辅助工作的原陕西行政管理学院历届毕业生,有着实际的工作能力和经验,15%为隐蔽的共产党员,5%为公开的共产党员,20%为当地的爱国民主人士。

  在2月27日的陕西行政大会上,刘潇对自己代理蒋委员长主政陕西期间,没有管理好陕西官员的错误,做了深刻的检讨。并提出辞去陕西省政府主席的请求。

  经过大会集体表决,95%的代表同意刘潇继续担任陕西省政府主席职务,反对的占2%,且基本为选举中胜出的共产党官员。

  蒋介石在了解到反对刘潇继续担任陕西省政府主席的人,基本为共产党官员后,放心的舒了一口气。随即命令刘潇做好陕西军备,准备抗击日军入侵。

  由于陕西的混乱很快平稳的得到解决,刘潇又回到陕西军政权力的中心,加上民主选举后的陕西军民团结一致,日军只好取消了原定的入侵计划。

  其实刘潇这一招,不过是毛爷爷当年文化大革命的翻版罢了。所不同的是,刘潇提前把这一招用在了蒋介石任命的陕西官员身上。毛爷爷“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的方略,自然是犀利无比,所向披靡。刘潇拔出蒋介石在陕西政治势力的目的得以有惊无险的实现。

  其次,在经济建设上,重新回到陕西军政中心的刘潇,亲自过问汉中经成都到攀枝花铁路的建设情况。指示陕西政府相关部门,加紧和协调好所有厂矿的生产建设,特别是四川地区的厂矿建设。

  为此,刘潇和宋子文通过电报多次交换意见,请宋子文催促各方抓紧对四川建设的投入。在刘潇的努力下,四川的厂矿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了。

  再则,借着这次陕西政治风波产生的作用,刘潇对陕西的军队再次进行调整。22军、23军均为已经完成新式武器的更换,二个满员的摩托化师和一个机械化师,军直部队均为一个炮兵旅(下辖一个105加农炮团,一个155榴弹炮营,一个105自行榴弹炮营),一个运输团,一个工兵团,一个通讯营,一个警卫团(一个特战大队,一个警卫营,一个侦察连),一个野战医院。

  整编后的一个军,总人数达到75000人。

  绥远方面有,35军,编制为二个满员的摩托化师,一个机械化旅。二个直属独立骑兵师(各师一个直属轻型坦克营、一个炮兵营、一个机步营)

  空军混编成四个师,每个师有二个团84架zd36-1战斗机,两个团82架h35-1轰炸机。

  第十战区直属一个有32架h38-1双引擎战役轰炸机团,一个有18门230mm重型榴弹炮的重炮团,一个运输旅,一个警卫团,两个齐装满员的独立山地师和一个独立机械化旅(一个轻型坦克团,一个105自行榴弹炮连,一个105加农炮连,一个机步团)。

  西安警备司令部下属的一个机械化师归行营直接领导。

  其余部队就地复员。或进入工矿企业工作,或进入当地保安部队任职,其中的优秀者则进入军校深造学习。

  所有进入地方的人员,统一由各地民政部门进行管理,每年脱产训练时间不低于二个月。刘潇此举采取的是藏兵于民的策略。

  在刘潇完成陕西政治、经济、军事改革和调整后的第三个月,在湖北地区爆发了短促而激烈的随枣会战。

  刘潇立刻把注意力转向湖北的枣阳和河南的南洋一带,筹划着对日军的再次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