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6节(1 / 2)





  此后便是关门打狗,城中将领士兵早已经乱成一盘散沙,纷纷逃亡去了。

  赵太后费了无数心思控制的蛮州城,就这么在短短几日内,彻底成了李知尧的地盘。而李知尧就从占据蛮州城开始,以此为起点,开启了自己的造反之路。

  ***

  赵太后自打派了人去蛮州后,就一直在等着好消息从蛮州传回来。在她看来,最好的消息自然是她的人把李知尧押了回来,连同他的女人和孩子,以后都供她逗乐消遣,腻了就给斩了。

  然她没等到她想象中的好消息,反而得到了蛮州城在几日被李知尧占领的消息。听得这个消息,她瞬间便慌措了起来,心跳快跳到嗓子眼,她害怕的事情还是来了。

  现在追责是没有用的,蛮州那边的官员将领,不是叛变投归了李知尧营下,就是被李知尧杀了,或者逃了,找什么人追责去?再者说,眼下要紧的事可不是追责。

  赵太后知道,李知尧这是拿命在搏,便是他的胜算再低,她也不能轻敌。所以她召集了周贤明楼骁以及兵部尚书等人进宫,协商了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几个人协商一番后便发现了,如今朝中竟没几个有实战经验的人。赵太后最清楚,在她谋权的过程中,李知尧帮她除掉了多少有威胁的人。

  如今整个大夏最有实战经验的人,就是李知尧这个把她扶上太后之位,又要造她反的人。

  于是几个人商量下来后,赵太后最后决定派朝中作战经验最多最老的一名将领秦志方领兵出征。为了让秦志方顺利荡平叛军,赵太后足给他派了三十万大军。

  秦志方领命后很快就带兵出发,带着赵太后的无限期望,一路往北而去。

  ***

  而李知尧成功占领下蛮州城以后,并没有急着再发起进攻。他让自己的士兵有一个休憩和反应的时间,并通过扩散流言等方式,让自己的造反看起来足够正义。

  其中最正义的一个名头,也就是清君侧除奸佞了。

  上天也似乎很配合他,自从他不要脸地举起清君侧的正义大旗后,在这开春时节,大夏各地陆陆续续都爆发了大大小小的灾难。有的地方旱灾,有的地方水灾,有的地方地龙翻动。

  尤其这地龙翻动,大地晃荡分裂,让许多老百姓都相信,这是要变天了。

  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这些所有的事情综合到一起,让朝中人心惶惶压力倍增,却让李知尧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甚至连自己都骗信了,觉得自己就是正义的化身。

  朝雾在这些事上帮不上李知尧的忙,能做的也就是照顾好自己和顺哥儿,不让他们娘儿俩给李知尧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他们都好好的,李知尧才能安心投入到打仗的事情中去。

  而李知尧在蛮州城暂时安定下来后,除了时常煽动军队里士兵的反动情绪,让他们甘愿为他卖命,还做了一件要紧的事——那便是揪出了奸细周大鹏,直接挥刀给斩了。

  青芒山练兵囤粮之事,是不小心被他偷听去的,不然也不会这么快暴露。

  处理了军中奸细,占领蛮州城不过大半个月,李知尧便又得到了情报——朝中派了秦志方前来除反贼。他对秦志方这个老将很了解,知道他不简单,所以派了董远去侦察敌情。

  董远查探后回来后,自信满满地告诉他,“敌军分扎三地,纪律涣散,几个将领都是无能无谋之辈,秦志方年纪大了,想要打败他们,是件很轻松的事情。”

  董远这一番话也不是自傲吹牛,而是基于自己常年征战,拥有最为精准的判断。李知尧也相信他的判断,与魏川他们做了一番商量之后,决定向三地中的一地发起进攻。

  而后李知尧选了一个极为特殊的进攻时间,便是正月十五元宵之夜。因为是热闹的节日,城内氛围很重,士兵也爱凑这热闹过节,借酒思乡思团圆。

  李知尧没让他们的士兵过这个节,而是让他们趁夜摸上城头,直接杀了敌方士兵一个措手不及。虽然敌军反抗得较为及时,也撑了很久,但因为援军迟迟不来,终究因为寡不敌众而全部战死。

  若是援军及时赶到,倒是不会输了这场仗,可援军在哪里呢?

  原来秦志方从京城带来的军队分了三地驻扎,本来的打算是稳扎稳打包抄深入敌营,三者间还可以互相支持互相照应。一方受袭,可以及时向另一方求援。

  战术好倒是好,可他碰上的偏偏是李知尧。李知尧身上的丰富作战经验是别人所比不了的,他又对秦志方很是了解。

  他早就料准了,三地中的一地被攻击之时,他们一定会向另一方寻求支援,于是他另外派了一支军队半路伏击拦截支援士兵,又是杀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把支援士兵全部打败。

  两边出击,一箭双雕。

  这两处的军队被解决后,便只剩下秦志方和他带领的二十万大军。

  第94章

  秦志方是带着赵太后的指令来扫平反贼的,结果没曾想,自己还未出击,就先被李知尧破了阵形,毫无还手之力地丢了两处领地。

  不过小小的这一战,他便意识到了李知尧是有多么难对付。以前他都是在朝中听说晋王的战神名号,没太一起打过仗,如今正面交锋,才知道这人确实如传言一般可怕。

  于是来时的满腔热血自信,顿时被击散了七七八八,甚至于已经不敢再轻易出兵攻击。

  撤是肯定不能往后撤的,既已经带兵走到这一步,不管是死是活,这一战都得有个结果。他不敢轻易出击,便带兵守在正阳河畔,等着李知尧再度发起进攻。

  李知尧也确实没再多做拖延,在攻下两座小城后,便借着这股士气,直接攻打秦志方率领的二十万大军。而李知尧自己充当先锋,逼到正阳河畔。

  秦志方站在自己的阵列之中,看着李知尧的战旗由远及近,而后停下。两军对峙,他等着李知尧号令发起进攻,却迟迟不见对方阵列有动静。

  等了一阵,不知道李知尧在搞什么,秦志方便收到了属下的急报,报信的人只说:“敌军由晋王率领千人,突然从西南冲了出来,已经攻破了我们两个营!”

  秦志方没想到李知尧又是这么不按套路来,总是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但他也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将领,倒是还稳得住,立刻便列兵出阵,迎战李知尧。

  结果他刚带兵出战,对面李知尧的主力大军,突然发起了正面进攻。大部队是由魏川董远几名大将指挥着,来势汹汹,直接压了过来。

  然后这两边进攻都还没应对处理好,秦志方又得到急报:“晋王已经绕到我们阵列之后,发起进攻了!”

  前后受夹击,秦志方本来年纪就大精力有限,终是有些稳不住了。他带领的士兵,在战斗力上又确实远逊于李知尧的士兵,于是便被逼着往后退。

  之后一路退一路被追,直退进了正临城内。

  李知尧大获全胜,自然没有停止进攻,很快便号令攻城。而秦志方退无可退只能想,尽力把城守住。

  他已经输了,但是城池不能丢!

  ***

  战争一起,北方的战报就在不断往京城送。赵太后一直在等好消息,结果得来的却又是坏消息。得知秦志方大败,现在正在艰难守城,她差点没吐出一口老血来。

  她是派秦志方率三十万大军扫荡敌军去的啊,可不是去挨打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