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4章(1 / 2)





  韩景没有隐瞒,说道,“想,关于唐暖的任何事情我都想知道。”

  唐远山呵呵冷笑一声说道,“我不告诉你。”

  韩景,“……”那你问什么。

  唐远山见韩景神色只有郁闷没有动怒,神色缓和了一些说道,“遇蛟则潜,遇龙在天。”

  韩景脚步顿了下,整个人的神色都阴沉了,“柴先生会告诉袁将军吗?”

  唐远山说道,“应该不会。”

  韩景松了口气追问道,“还有谁知道?”

  唐远山笑了下,第一次从心里接受了这个女婿,“除了暖姐儿的祖父祖母伯父和我外,就剩下你知道了。”

  韩景其实心跳很快,其实那个批命更通俗一点可以算是凤凰命,可是这个凤凰不是绝对的,若是嫁给了假龙,那么唐暖就无法成凤凰,若是嫁了真龙,那就是凤飞九天了。

  这个命好也不好,比起绝对的凤凰命自然是差了一些,可比起别的却又强了许多。

  “因为这个批命,暖姐儿一直养在她祖母身边。”唐远山缓缓说起了女儿的事情,唐老夫人交唐暖最多的就是不管以后生活在什么环境,都要让自己开心,得失心不要过强。

  韩景咽了咽口水说道,“我知道了,伯父你放心,我会一直护着她的。”

  “若是你失败了呢?”唐远山沉声问道,“你会觉得是暖姐儿的缘故吗?”

  韩景有些疑惑地看向唐远山,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正色道,“伯父为什么会这样想?前途如何,都是我自己拼搏出来的,我还害怕暖姐儿失望呢。”他怎么舍得怪唐暖。

  唐远山拍了拍韩景的肩膀没再说什么。

  这次回去,唐远山倒是没再拦着韩景接触唐暖,倒是弄得唐暖有些诧异了,唐远山也没有解释,只是吩咐了兰喜她们去给柴先生收拾房间了。

  等唐远山进书房后,唐暖问道,“你们两个瞒着我什么事情了吗?”

  韩景先看了看书房,确定书房的门是关着的,这才偷偷牵着唐暖的手说道,“我们去院子里,我告诉你。”

  唐暖的手指在韩景的手心挠了挠,两个人就像是偷偷做坏事的孩子,步伐轻快的朝着后面的小院子跑去,谁也没有注意到,书房的门虽是关着的,可是窗户是开着的,站在窗户边的唐远山硬生生掰断了一只毛笔,就算心里再有准备,再接受了,可是看见女儿被坏小子抢走的时候,他也想掐死那个人。

  后院中,韩景把在袁将军府中的事情都告诉了唐暖,在听到自己批命的时候,唐暖笑个不停,韩景小心护着就怕唐暖不小心摔倒了,等唐暖笑够了,韩景拿着帕子给她擦了擦眼角笑出来的泪,问道,“怎么了?”

  “父亲骗你的。”唐暖说道,“我们家的人才没有把这个批命当一回事,祖母最经常和我说的就是,那些算命批命的都不过时靠着嘴吃饭的,谁信谁是傻子。”说完又笑了起来。

  韩景的表情有些无奈可是更多的是宠溺,其实他心里明白,唐暖更多的是想要安慰自己,让他不要有太多的压力,外面算命的根本不能和锄暮先生比,若是锄暮先生浪得虚名,唐老爷子当初也不会抱着年幼的唐暖去给锄暮先生看了。

  这样的唐暖,韩景怎么能不心动,又怎么能不把她放在心尖上。

  笑完以后,唐暖正色说道,“以前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以后的事情不管最后我们结果如何,都该是我们两个一起奋斗出来的结果。”

  不管最后如何,都不该怪罪在一个人身上,因为那是两个人的事情。

  两个人十指相握,韩景低声说道,“好想早点把你娶回家。”

  “父亲会打你的。”

  “不怕,只要能娶到你就好。”

  第五十七章

  柴先生住进来后,就像是一个访客的老朋友,每日下午就到书房教导韩景,他倒是没有教什么为君之道,反而更多的是从民生民情上来讲,唐远山跟着听了一堂课后,就把唐承和唐暖给送进去了。

  对于又多了两个学生的事情,柴先生倒是不在意,毕竟一个人也是教,三个人也是教,更何况他也想要观察下唐暖。

  在上课的时候,除非柴先生问了,唐暖很少说话,每日的功课也都按时教到了柴先生手上,教了一段时日,柴先生心中也得承认,若只论资质的话,韩景、唐暖和唐承相差不多,可是因为唐承和唐暖自小在唐家学习,又跟着唐老爷子见识了不少事情的缘故,在有些问题上比韩景看的更透彻,不过也正因为韩景原来在永安郡王府没接受过这些教育,所以进步和接受新的东西更快一些,就像是一块正在雕琢的璞玉,每天都能给人一种惊喜。

  这段时间的相处,唐远山和柴先生关系越发的融洽了起来,他们两个人都是博学多才的人,性子也不偏激,很多事情都能聊到一起,一般下午的时间是交给柴先生,而晚上的时候,唐远山会在吃过饭后,讲一些京城的人际关系。

  唐远山正在三个孩子被柴先生批注过的功课,随口问道,“你觉得暖姐儿如何?”

  柴先生说道,“唐六很细心,她经常能从一件小事上推测出不少东西,缺的只是一些历练,若是男儿身……”柴先生也觉得自己有些无趣了。

  唐远山正色道,“暖姐儿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最优秀的。”

  柴先生笑笑没有说什么。

  就算早有准备,可是韩景真接到让他即刻回京的圣旨,心中也难免有些几分忐忑,毕竟这一去关系到了他的后半辈子,传旨的太监对韩景的态度极好,毕竟他们都知道让人回京为的是什么,韩景也没有为难人的意思,按照惯例给了赏银后,就回去收拾东西了。

  他们早就商量好了,韩景先跟着传旨太监走,而唐远山带着一对儿女和柴先生在后面慢慢走。

  韩景简单的收拾了几件行李,剩下的东西他交给了唐承,唐承自然会安排人把东西给他送回京城去。

  因为时间紧迫,次日韩景就和传旨太监一并离开了,晚上在驿站休息的时候,韩景才发现包袱里面的那叠银票和一些被布包裹严实的各种金裸子和玉雕,这些东西都很小巧精致,最适合打点用了。

  看着这些东西,就算是面临死亡也没有哭的韩景红了眼睛,不用想就知道这些东西是谁准备的,就算唐远山平日里对他挑三拣四,可是他已经代替了永安郡王,做了一个父亲应该做的一切,从没感受过父爱的韩景,真正从心里接受了唐家这些人,他们不只是唐暖的长辈,还是他韩景的长辈。

  三个月后,唐远山等人才回到了京城,他们虽然没有告诉家中人具体回来的日子,可是在他们进城的时候,就已经派人去唐府送信了,所以一回来就看见唐老夫人带着两个儿媳正在屋中等着他们。

  唐暖见到亲人,提着裙子就跑了过去,“祖母,我都想你了呢。”

  唐老夫人没等唐暖行礼就把孙女搂在怀里说道,“想祖母怎么不早点回来?”

  唐暖撒娇道,“我给祖母带了好东西呢。”

  唐老夫人也没有揪着刚刚的问题不放,只是摸了摸唐暖的发说道,“都成大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