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佳人在侧第90节(1 / 2)





  宴散后,有留下的借宿的,也有离开的,丁晞帮着将人送走,才发现表哥钟源等几人又住下了。他没有在意,外公家对公孙佳总是格外的照顾,这是人之常情。第二天一早,他早早起去衙门,这一天还有一天的宴请,请的是女眷,他就没有再来。

  钟源一直住在公孙府研究公孙昂留下的那些战例,将这一切都收入眼底,心道:难怪阿翁要栽培药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

  第二天的生日宴,公孙佳又换回了女装,还是原先的打扮,只是随手多挂了两件佩饰而已。钟源在外面忙碌,与妻子打了个照面,互相使了个眼色。延福郡主会意,拖过了钟英娥的女儿章晴,道:“一切有我们呢。”

  钟源道:“不要吵架。”

  “知道。我与她们打的交道,比你多呢。”延福郡主嗔了一声。她说的是纪氏姐妹俩,公孙佳办宴,都是提前通知,纪氏姐妹也接到了她的请柬,互相一打听,在容瑜生日宴上见过的人,公孙佳都送了帖子,她们也就趁势来了。

  姐妹俩也私下商议:“有些奇怪,为何阿婆总是我们亲近公孙氏?”又不说原因,两人带着模糊的命令也无法把握个分寸,只好走一步算一步。

  到了公孙府,发现她们的亲表妹没有来,旁的容家的姑娘都没有到,容瑜与江仙仙姑嫂俩倒是到了,江仙仙还带着自己的一个娘家的表妹——赵琦,是赵司徒的侄孙女,也是参加容瑜生日会的姑娘之一。赵琦与容瑜也有亲戚,大家族交叉通婚,她还是容瑜的表姑辈。

  就算不清。

  江仙仙与公孙佳很亲近,公孙佳“休养”的时候两人也没断了往来,江仙仙给了公孙佳不少私房养生办法,传承数代的大家族在这方面实是暴发户们比不了的。公孙佳手上散漫,除了没再干拆了人家铺子的油锅请客的事,搜罗来的珍本孤本也没少与江仙仙分享。

  江仙仙与公孙佳几乎要靠在一起说话,看得纪莹姐妹俩啧啧称奇,延福郡主走了过来道:“头回来吧?走,我带你们入席。”她和章晴今天的任务就是看着这两个人,陪客身份足够。

  除了她们,公孙佳的舅母们也到了。公主们的过来,让“新朋友”们对公孙佳究竟有多么的豪奢有了新的认识。而“新朋友”也让前来道贺的旧部女眷大开眼界。

  江仙仙低声说:“你这事,有点办岔了。”

  公孙佳抬眼望她:“怎么了?”

  江仙仙道:“我们,连阿瑜,阿琦,都是朋友晚辈,你做这样场面的生日,公主、郡主与夫人们请一次,我们这样的再请一日,才好。”

  公孙佳笑道:“都说是我朋友了,那就当得与人平起平坐。”

  “你……”

  “嗯?”

  江仙仙笑抚她的头顶:“还是这副脾气。”容府总有些担心,今日一见,她还是那个她,江仙仙放心了。说:“这边我们也会照应的。”

  “好,多谢。”

  招待女眷们其实不比招待她们的丈夫、父兄复杂,许多人总以为女人都是小心眼儿,一件裙子撞色了就要往对家身上泼碗茶逼人换了。其实……这会儿有许多流行款,至少有七个命妇穿了同款的竖条裙子,泼茶是泼不过来的。

  最重要的是位次,次序排完了,最基本的任务就完成了。上面几位公主王妃镇着,什么毛病也没有。只有纪莹姐妹俩,心里一点数也没有,别人或是来交际,或是来给亲戚撑腰,或是真朋友联系感情,她们俩都算不上。

  有心当成也是来交际的,可姐妹俩又不傻,明明感觉到了自家长辈背后在做文篇,真将一场生日酒吃得如坐针毡,还要佯装无事。公孙佳又额外的照顾她们,因为上一次她们给公孙佳讲解了不少东西,这一回公孙佳原样照搬过来,还问她们是否地道。

  纪莹觉得,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捱到了宴散,姐妹俩坐上车,纪英先开口了:“阿姐,我总觉得不对劲儿,阿婆让我们来看什么呀?他们在打什么主意?总这么看着,能看出什么来?”

  纪莹摇头道:“我也不知。无论是让我们学她——也没什么好学的,还是让我们防她——又不讲防什么,都不该是这样的。我怕家里的主意,不太好。”

  纪英道:“能有什么不好的主意呢?咱们家总不至于做出谋算孤儿寡妇的下作事。”

  “别瞎猜。”

  “还说我,你不是也猜了吗?不如回去问个明白吧,纵然挨罚我也认了。一次说得不清不楚还罢了,两次还是不清不楚,我的心扑扑的直跳。你看今天这个排场,公孙小娘子温柔可爱一如往昔,她身后那些人,哪个好相与?常安公主都来了。下次要再遇到比这更惊人的事,我未必能撑住,你也不一定能吧?”

  纪莹沉默了一阵,快下车的时候,点了点头:“好,问。”

  第74章 太妃

  回到纪府, 天色已暗。

  纪家是个极讲礼仪的人家,教育女孩儿是母亲、祖母的责任。侍女们逐一点亮蜡烛,火光跳动起来, 照得人脸上忽明忽暗。

  纪夫人坐在上首, 既慈祥又威严,问两个孙女:“回来了?如何?”

  请安时拜一拜, 日常见面倒不用跪拜。姐妹俩对望一眼, 齐声道:“是。”

  她两个的母亲也是一对姐妹花,两人同父,长相间有五、六分相似, 装饰也相仿,整整齐齐的煞是好看。纪夫人的唇角不自觉地翘了一翘:“坐下慢慢说。”

  纪莹与纪英乖巧地坐定, 由纪莹先说:“到的人很多, 有钟家的人,上次容小娘子生日我们同去庆生的几个人, 容家的小娘子们都没到,还有些命妇。”

  纪夫人问道:“都说了什么?”

  纪英道:“我与阿姐与延福郡主邻座, 说些闲话消息。她们人多,讲得很杂。”

  纪莹道:“阿婆, 您两次让我们看公孙家的小娘子,不知是什么意思?还请阿婆示下, 我们也好知道要看什么。否则这里瞧瞧那里看看, 怕看漏了。”

  她两个连声音都有几分相似, 一人一句,像是个合唱。纪夫人拿茶盏的手顿了一下:“没什么,闲问问。去换身衣裳,你们阿翁忙完了, 就用饭。”

  纪家还守着古礼,一大家子一定要一同吃饭才显得底蕴十足。他家已是四世同堂,几十口人聚在一起,按着辈份一坐,愈发显得合乎礼制,合适被儒生们拿来当个模范的例子。

  姐妹俩不再多问,弯腰曲膝一礼,携手回房。回到房里,纪莹道:“不对。”纪英轻笑一声:“当然不对啦,阿婆一定打着什么主意。还问吗?”纪莹道:“想是大事,本不该问,但我们身陷其中,还是知道一点为好。”

  纪英道:“那……阿娘或许会知道。”

  纪莹道:“先问问阿姨知不知道吧。”

  她们的生母都在正室面前伺候着,如果能从生母那里打听到消息,反而比从别处询问要方便且安全。两人动作敏捷地换了身家常的衣服,去了大件的首饰,等到饭后父母一处说话了,她们将生母迎过来说话。

  两人的生母也到女儿这里来缓口气儿,四人共处一室,很有默契地各据一张椅子,只坐着,不说话都觉得很开心。侍女来上了茶,才打破了这中安静。纪莹的生母问道:“巴巴的将我们叫了来,必有事的,说吧。”

  纪莹凑过头,小声地问:“是有一件事,阿姨近来可有听过公孙家的事儿?”

  她生母吃了一惊:“什么?你怎么说起这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