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佳人在侧第26节(1 / 2)





  元峥道:“有的,姐姐们给拿了,我……不会梳头,也不方便戴。”

  公孙佳看了看他的卷发,招招手:“你过来。”

  元峥依言走近,公孙佳又摸了两把他的卷毛,手感依旧不错,公孙佳心里舒服了,说:“你还想读书吗?”

  元峥有点惊喜地问:“可以吗?”

  公孙佳揉揉他的脑袋:“当然可以。”因为她有了一个绝佳的计划。余盛刚才的表现还可以,完全就是一个钟佑霖的翻版,不过是看到漂亮姑娘眼馋罢了,也没有再喊“漂亮小姐姐不能当奴婢”。公孙佳计划让余盛读书,但余盛一看就是个学渣的熊样,完全不想学习。行,就用这个阿静督促着他!看他有脸学不过一个侍女吗?阿静的户籍捏在她的手里,也翻不出天去。

  阿静读书识字,人已经落在了她手里,完全可以接着认字,以后当个代笔也方便。随着钟祥等人上位,朝廷里养代笔的生意很发达,好些会自己作一点诗的人,如果应急凑不成一首,就写一两句,由代笔来填完。反正钱给足,一切好说。

  公孙佳有学一点文化的计划,却没打算把重点放在写作文上。有这个阿静,一人多用,完美!

  元峥惊喜得不知道说什么好,读书肯定是有用处的,在元家,除了他父亲别人都忽略他读书的事情。他当时有一个朴素的观点,元家人不让他干的,一定是对他有利的。现在逃亡,哪里还有条件读书呢?

  惊喜过后就是失落,他不能以一个女孩子的身份总呆在这里。算了,能读一天是一天!元峥又振作了起来。

  公孙佳道:“那行,过完年一并安排吧。对了,想给你父母超渡,就去那边殿里念念经。”话也说完了,外甥也观察完了,她准备离开。很平静的主人和新来的女仆的对话就这么结束了。

  留下元峥回味自己的好运气,不但小屁孩儿没给他惹麻烦,他还能读点书了。抬手也摸了摸自己的头顶,小卷毛还挺舒服的,他又摸了一下,好像还能感觉得到那股轻柔的力道。

  不多会儿,门又被敲响了。元峥顶着摸乱了的头发去开门:“师太,我……咦?姐姐好。”

  进来一个也是穿青的丫头,手里捧着只妆匣,进门先叹了口气:“我叫阿练,你就叫我阿练姐吧。阿姜姐姐让我来教你梳头。”

  元峥惊呆了:“啊?梳头?”不是说读书的吗?

  阿练没好气地说:“夫人都问过两回啦,阿姜姐姐可不想让夫人再问第三回 你的头发是怎么回事,就派了我来教你。快点学啦,学完了咱们都省事儿。可不能叫人说,咱们公孙府的丫头不会梳头!快来!我先看看你的头发,卷发不好打理呢!”

  原来是因为这个,可是我不用学啊,我会束发就可以了!我是男孩子!

  只恨这话不能讲!元峥只好打开自己的妆匣,跟阿练并排坐着,等阿练教他梳头。阿练是个梳头丫环,给主人梳头的时候标配是得陪着说话聊天。这原本是份好差使,混得好了能趁机夹不少私货,求一些事儿。

  养成了这个习惯之后,她梳头时话也就多,絮絮叨叨的:“哎,要机灵一点,我的手艺一般可不教人的。要不是阿姜姐姐派的活儿,我才不会来呢。”

  元峥忍着气,学她的样子给自己梳丫鬟头先:“阿练姐辛苦了。”

  “嗯,你还怪懂事儿的。你这头发不大适合咱们这样的,你这个要盘、要编一下才规整……”阿练一边研究一边教,“别小瞧这门手艺,学会了一辈子吃穿不愁。我给主人梳头,主人抬手赏一些就够我花销了,还能给家里捎些呢。你攒着,以后当嫁妆使。”

  元峥忍不住了,说:“阿练姐,你这是教会了我,不怕我抢你的饭碗哦。”

  阿练骂一声:“小婢子想得美!你还敢说出来!”在元峥身上拍了两下,拍到元峥之前的伤处,疼得他一呲牙。阿练吸了口凉气:“有那么疼吗?”

  “不是,我之前的伤。”

  阿练收回了手,端详了一下元峥的脸,叹气:“也是,长这么好,得亏是主人收留了你,落到个男人手里不定什么样子呢,别以为自己年纪小……行啦,快点学!你想抢我的差使,想得美!主人惯用我了啦……”

  元峥认认真真学着盘发,阿练见他学得快又省心,又念叨上了:“主人不喜欢盘头辫发什么的,嫌累赘又沉重,我这盘发、辫发的手艺用得少,果然有点生疏了,来!你头给我练一下。”

  元峥:?!!!!“那你练这个有什么用啊?”

  “手艺不能荒废了,万一哪天她又喜欢了呢?”

  从此元峥就开始跟着阿练学梳头,梳完了自己的卷毛还得给阿练梳个头。阿练说了,看她这个机灵劲儿,说不定还能往上调,以后给自己打个下手什么的,现在先练着,也算提前养徒弟了。

  “不许忘了师父!”阿练威胁说。

  元峥有点事情做,日子就过得快,一眨眼便到了除夕,钟秀娥、公孙佳得进宫去,府里就交由单良主持,给留在府里的人也开席吃年酒。除了轮班的人,都能喝一点酒,连元峥也被新师傅阿练拉到侍女堆里去吃饭。

  即便父母在世的时候,他也没过过这么热闹的年。凑在侍女堆里,元峥有点不自在地想:也不知道她怎么样了,宫里是个什么样子呢?

  宫中,只有比这个更热闹。

  第27章 宫宴

  宫宴都有流程, 本朝开国十五年了,一应典章也初具规模。由于皇帝及其亲眷出身过于接地气,好些习惯不能完全照搬前朝,但是在文臣们的努力之下, 还是逐渐有了该有的气象。

  各处宫宴灯火辉煌, 已有细乐声声飘入云中。影影绰绰间可见殿阁楼宇上列队的宫娥不停穿梭。

  宫门前车马云集, 各按着自己的品级、序列, 核对各自的门籍,再由专人引着排队进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待遇, 有些要搜身,少数得到优待老臣、功臣则可以在宫门换乘宫中准备好的肩舆。

  胡老太妃这样的,她的马车可以直接开进宫里而不受阻拦。当然这是特例, 统共也就只有她一人而已。老太妃就把公孙佳这个曾外孙女给放到自己车上带了进去, 按照惯例, 这也是没人管的。

  才得到机会升格守门的小宦官刚问了一句:“这位……”就被眼明手快的前辈拉了回去, 低声告诉他:“这是原骠骑将军家的女公子,封做永安县主的那位。”

  “那也得下车呀, 不是只有老太妃……”

  “她也不一样!看好了,就她俩, 别人都得下车!回去我再告诉你!”

  两人又飞快地上前, 迎向下一辆车的女眷。

  公孙佳坐在胡老太妃的车上,一身行头束缚得她有点不舒服, 微微动了一下身体,撩开车帘往外看了一眼:“宫里还是老样子,没怎么变。”

  老太妃笑呵呵地:“不变最好,咱们就还是这样过日子。一会甭管有什么事儿,都不干人的事儿, 你都当不知道。谁要逗你了,你也别理他们!只管做你想做的,你不想做的多一眼也不用看它。万事有我呢。”

  “哎。”

  老太妃看她还是漫不经心的样子,语气也郑重了一点:“有些人就算是心里没想欺负孤儿寡妇,说话做事也会带着点儿不把你当回事。你要是自己也虚了,一次气虚便要处处受气,最后不欺负你的人也要欺负你了。”

  “哎。”

  老太妃叹了口气:“罢了,我们总还是能护住你的,你跟紧我。”

  “哎,”公孙佳又是一声答应,想了一下,添了一句,“太婆放心,我不会吃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