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6章故地之重游(1 / 2)





  1、

  一行人,赶了一天的路,直到黄昏时分,方才到剑雨山庄外。一阵微风吹过,聂秋安看着坐落在门口的大白玉狮子,嘴角不禁生出一丝笑容。小的时候,他总是喜欢骑在狮子上,结果每次都会被父亲责骂。沿着阶梯往上看去,剑雨山庄四个漆金大字,赫然立在那里。聂秋安摸了摸站在身旁的白狼,小声的说道:“回来了。”

  “聂将军请!”

  “请。”

  2、

  刚走进剑雨山庄大门,只见众弟子分列两侧,远处曾达,杜志,黄恕,武阳,慕寒等人立在那里。见云啸天走进来,缓缓走上前作揖道:“恭迎掌门人。”

  众弟子也一齐欢呼道:“恭迎掌门人。”

  云啸天微微一笑看着众人说道:“诸位快快请起。”

  武阳笑盈盈的走到云啸天面前说道:“庄主已经等候多时。”

  “知道了。”

  说完,武阳转身对聂秋安等人说道:“诸位使者辛苦了,庄主已经备下薄酒,还请诸位先行到客房休息。”

  “多谢武管家。”

  武阳看着聂秋安疑惑的问道:“我与将军似乎是初次见面。”

  聂秋安微微一笑道:“大人声明如雷贯耳,试问谁人不知呢?”

  “是吗?”

  看着武阳的眼睛,聂秋安觉得自己仿佛被武阳看穿似的。一阵恐惧猛的袭来,聂秋安急忙说道:“武管家请。。”

  武阳斜着嘴角笑道:“将军请。”

  3、

  霜林园里,看着身边的一草一木,心里总有一份别样的意味。以前在剑雨山庄的时候,觉得一切都如此平常,甚至还会生出几分厌倦。可是阔别多年,如今回到此处,却又生出几分感慨来。

  不知不觉,聂秋安便来到校场。见到无数孩提般摸样的童子正在练习剑法。看他们的样子,应该是刚进入剑雨山庄没有多久。可是他的身形步伐却已然一派高手的模样。

  此时,不远处一个身着青衣的少年走来说道:“诸位师弟,今日的修行已经结束了。掌门归来,师叔祖有令,各路弟子明早要前往武德堂拜见掌门。大家早些回去,梳洗干净。早些休息,明早一同前去拜见掌门。”

  “知道了黄恕师兄。”

  4、

  黄恕见到聂秋安站在校场之外,于是礼貌的走上前来说道:“前辈有礼。”

  “有礼。”

  “天色不早,剑雨山庄晚风轻寒。前辈还请早些回去休息。”

  聂秋安微微一笑,看着黄恕说道:“无碍,无碍。”

  话音刚落,只见黄恕僵直着手请聂秋安离开,而面色之中竟透着几分杀气。此刻聂秋安方才想起来。剑雨山庄的校场是不允许外人随意走动的。于是慌忙笑道:“不说还不觉得,此刻真的觉得有些冷了。那就不打扰了。”

  “前辈一路小心。”

  5、

  回到霜林园,武阳已然随同宁香,沐访贤等人在屋外等候。宁香见聂秋安回来,急忙迎上前道:“你到哪里去了?”

  “一直仰慕剑雨山庄威名。今日有幸前来,自然想要见识一番。故此四处走走。”

  “将军既然有此雅兴,实乃我剑雨山庄之幸。只是,弊庄人多手杂,恐怕一时冲撞了将军。若是将军想要走动还请将军与我说一声,如此在下也好安排。”

  “多谢武大人了。”

  “今日庄主设宴,特命我前来迎请将军,沐小先生与宁女侠前往赴宴。”

  “既如此,那便走吧!”

  “三位请。”

  “武大人请。”

  6、

  芳华别院内,聂秋安等人沿着山路缓缓上行,方到门前便已听到屋内喧嚣的声音。门外两名侍卫见武阳前来,于是向屋内通传道:“香洲使者到。”

  聂秋安领着宁香,沐访贤二人阔步走进厅内。一进大厅,见到聂征高坐正堂,徐夫子坐在左侧,而云啸天则坐在右侧。其余杜志,路承礼,田华,曾达,慕寒,王君贤,罗志英等人分坐两侧。

  看着聂征身穿紫袍,头戴黄冠,与当年的聂尧却有几分相似。聂秋安一时间看得出神,站在那里竟不知所措。沐访贤见聂秋安愣在那里,慌忙小声说道:“聂大哥,聂大哥。”

  聂秋安听得沐访贤如此一说,顿时回过神来作揖道:“拜见聂庄主。”

  “将军有礼,请上座。”

  聂秋安被侍从引导于云啸天身旁坐下,两人相视一笑便听见聂征起身说道:“诸位,今日云掌门归来,让我们一起敬掌门一杯。”

  7、

  众人端起酒杯方才饮罢,听得杜志说道:“此番掌门受此重伤,实乃鲁昂奸计。想那唐王竟会出此卑鄙计谋。实在可恶。”

  “唐王乃一代明君,怎会做出如此卑鄙龌龊之事,想来定有奸邪之人环绕左右。我剑雨山庄当清君侧,护社稷。”

  “路先生所言极是。”

  “夫子以为呢?”

  “剑雨山庄乃华洲之主,责无旁贷。”

  话音刚落,却见徐文杰看着聂秋安说道:“香洲与我华州同气连枝,此番清君侧不知连少将军有何打算?”

  沐访贤缓缓起身对着徐文杰施礼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香洲本义不容辞。只是老将军不幸蒙难。少将军理当守孝,故此不能兴兵起武,还望庄主体谅。”

  “父帅蒙难却不能手刃仇人,为人子者可为孝乎!”

  “罗先生此言差矣!少将军仁孝立身,父帅蒙难,自不敢徒增杀伐。如此方不违仁孝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