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解密第15节(2 / 2)


  我在塑像前端立良久。阳光下,容金珍单手稳稳地托着下巴,凝视着我,双目显得炯炯有神,和灵山疗养院里的那个容金珍既相似又不相似,犹如一个人的暮年和壮年。

  告别容金珍,林干事没有像我想的一样带我进大楼,而是绕过大楼,走进了大楼背后的一幢青砖白缝的两层小洋楼里,具体说是一楼的一间空荡荡的会客室里。林干事安排我在会客室坐下后又出去,不一会儿,我先听到走廊上响起金属点击地面的清亮的声音,随后一位拄拐杖的老人一跳一跳地走进门来,一见我就爽朗地招呼我:

  “啊,你好,记者同志,来,我们握个手。”

  我赶紧上前与他握手,并请他在沙发上坐下。

  他一边入座,一边说道:“本来该我去见你,因为是我要求见你的,可是你看见了,我行动不方便,只好请你来了。”

  我说:“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您就是当初去n大学接容金珍的那个人,姓郑。”

  他哈哈大笑一通,用拐杖指了指自己的跛足,说:“是它告诉了你是不?你们当记者的就是不一样。啊,不错,不错,我就是那人,那么请问你是谁呢?”

  我想,我的四本证件您都看过,还用我说吗?

  但出于对他尊重,我还是简单介绍了下自己。

  他听完我介绍,挥挥手上的一沓复印件,问我:“你这是从哪了解到这些的?”

  他手上挥的居然是我笔记本的复印件!

  我说:“你们没经我同意,怎么擅自复印我的东西?”

  他说:“请你不要见怪,我们这样做确实出于无奈,因为我们同时有五个人要对你笔记本里的文字负责,如果大家传着看,恐怕没有三五天是无法还你笔记本的。现在好了,我们五个人都看了,没什么问题,可以说没涉及到一点机密,所以笔记本还是你的,否则就是我的了。”

  他笑了笑,又说:“现在我疑问的是,从昨天晚上到现在,我一直都在想,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请问记者同志,能告诉我吗?”

  我简单向他谈起我在灵山疗养院里的经历和耳闻目睹。

  他听着,若有所悟地笑着说:“哦,这么说,你还是我们这个系统的子弟。”

  我说:“不可能吧,我父亲搞工程设计的。”

  他说:“怎么不可能,告诉我,你父亲是谁?说不定我还认识呢。”

  我说是谁,问他:“认识吗?”

  他说:“不认识。”

  我说:“就是,怎么可能,我父亲不可能是你们系统的。”

  他说:“凡是能进灵山疗养院疗养的人,都是我们一个系统的。”

  这对我真正是个天大的新闻,父亲快死了,居然我们还不知道他是什么人。不用说,要不是这么偶然说起,我将永远不知道父亲的真实,就像容先生至今也不知容金珍是什么人一样。现在,我有理由相信,父亲当初为什么不能给我和母亲足够的关爱,以致母亲要同他分手。看来母亲是冤枉他了,但问题不在这里,问题是父亲似乎宁愿被冤枉也不作分辩。这叫什么?是信仰,还是迂腐?是可敬,还是可悲?我突然觉得心里有种被堵得慌的感觉。直到半年之后,容先生跟我谈起她对此的认识后,我才有所明白过来,并相信这应该是敬而不是悲。

  容先生说:一个秘密对自己亲人隐瞒几十年甚至一辈子,是不公平的,但如果不这样我们的国家就可能不存在,起码有不存在的危险,不公平也只有让它不公平了。

  容先生就是这样让我平添了对父亲的爱戴。

  话说回来,局长大人对我笔记本的第一个评价——没有泄密,当然令我有种如释重负的高兴,因为否则笔记本就不是我的啦。但紧接着的第二个评价却又一下把我打入冷宫——他说:

  “我认为你掌握的素材多半来自道听途说,所以遗憾颇多。”

  “难道这些都不是真的?”我急切问。

  “不,”他摇着头说,“真都是真的,就是……嗯,怎么说呢,我认为你对容金珍了解太少了,嗯,就是太少了。”

  说到这里,他点了一根烟,抽了一口,想了想,抬起头,显得很认真地对我说:“看了你的笔记本,虽然零零碎碎的,甚至多半是道听途说的,但却勾起了我对容金珍很多往事的回忆。我是最了解容金珍的,起码是最了解他的人之一,你想不想听听我说一些容金珍的事呢?”

  我的天呐,哪有这么好的事,简直是我求之不得的!

  就这样,几千字的东西偶然间获得了茁壮成长的生机。

  我在701期间,曾与局长大人几次相对而坐,往容金珍的历史深处挺进,现有的【郑局长访谈实录】就是这样产生的。当然,它的意义不仅仅如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在结识局长大人之前,容金珍对我只是个不着边际的传说,现在它几乎成了一段不容置疑的历史,而促使它发生改换变化和链接活动的主要人物就是局长大人,他不但不厌其烦地向我回忆他记忆中的容金珍,而且还给我提供了一长串人的名单,他们都是容金珍某个阶段的知情者,只是不少人已经谢世而已。

  现在,我非常遗憾的是,在我离开701之前,我被自己口口声声的局长、首长的称呼所迷乱,一直忘记问他名字,以至现在我都不知他名字。作为一个秘密机构的官员,名字是最无用的东西,经常要被各式各样的秘密代号和职务所覆盖,加上他光荣的历史造成的跛足,覆盖得就更为彻底。但覆盖不是没有,只是埋在面子底下而已。我相信,只要我专门问他,他一定会告诉我的,只是我被表象所迷乱,忘记问了。所以,现在有关他的称谓是乱的,瘸子、郑瘸子、郑处长、拐杖局长、郑局长、首长等。一般n大学的人都管他叫瘸子或郑处长,他自己一般喊自己叫拐杖局长,我多半喊他叫首长,或郑局长。

  ·30·

  第五篇 合

  三

  郑局长告诉我——

  他和容家的关系是从外祖父那里继承过来的,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他外祖父在戏院里结识了老黎黎,两人后来结成莫逆之交。他自小是在外祖父家长大的,也就是自小就认识老黎黎。后来,老黎黎去世时,外祖父带他去n大学参加老黎黎葬礼,又认识了小黎黎。那年他14岁,正在读初中二年级,n大学美丽的校园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他初中毕业,自己拿了成绩单找到小黎黎,要求到n大学来读高中。就这样,他进了n大学高中部,他的语文老师是个共产党,吸收他入了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和老师双双弃学去了延安,开始了漫长的革命生涯。

  应该说,当他踏进n大学后,他和容金珍之间就埋下了有一天注定要认识的机关。

  但正如局长自己说的,这个机关没有很早打开,而是直到15年后,他代表701回n大学来收罗破译人才,顺便去看望老校长,又顺便说起他想要个什么样的人时,结果老校长当玩笑一样的给他举荐了容金珍。

  局长说:“虽然我不可能跟老校长直言我要的人是去干什么的,但我要的人应该有什么见长,这一点我当时是说得清清楚楚的。所以,老校长那么一说后,我就动了心,因为我相信老校长的眼力,也深知他的为人。老校长不是爱开玩笑的那种人,他跟我开这个玩笑,本身便说明容金珍很可能是我最需要的人选。”

  事实也是如此,当他与容金珍见过一面后,几乎当即就决定要他。

  局长说:“你想想,一个数学天才,自小与梦打交道,学贯中西,学成后又一门心思探索人脑奥秘,简直是天造地设的破译人才,我能不动心吗?”

  至于老校长是怎么同意放人的,他表示,这是他跟老校长之间的秘密,他不会跟任何人说的。我想,这基本上可以肯定,他当初一定是要人心切,只好违反组织纪律,跟老校长如实道了真情的,否则为什么至今还要守口如瓶?

  在与我交谈中,他几次表明,发现容金珍这是他对701事业的最大贡献,只是谁都没想到,容金珍最后会落得如此不幸的结局。每每说起这些时,他都会痛苦地摇头,长叹一口气,连连地喊道:

  容金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