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解密第1节(2 / 2)


  浓雾包不住你的华丽……

  表妹被表兄激越的唱诗声吵醒,惺忪的睡眼看了看金色的怀表,也是脱口而出:“我们在路上走了39天又7个小时。”

  然后两人就如进入了某种固定的套路里,有板有眼地问答起来。

  表兄问:“39天7个小时等于——”

  表妹答:“943个小时。”

  表兄问:“943个小时等于——”

  表妹答:“56580分钟。”

  表兄问:“56580分钟等于——”

  表妹答:“3394800秒钟。”

  这种游戏几乎是表妹生活的一部分,人们把她当个无须动手的珠算盘玩味,有时候也使用。这部分生活也把她奇特的才能和价值充分凸现出来,由此人们甚至把她名字都改了,一口口地叫她算盘子。因为她头脑生得特别大,也有人喊她叫大头算盘。而事实上,她的算术比任何一只算盘子都要高明。她似乎把容家世代在生意中造就出来的胜算的能力都揽在了自己头上,有点量变引发质变的意味。

  在剑桥期间,她保留了固有的天分,又崭露出新的天分,比如学语言,旁的人咬牙切齿地学,而她似乎只要寻个异国女生同室而住就解决问题,而且屡试屡爽,基本上是一学期换一个寝友,等学期结束时,她嘴巴里肯定又长出一门语言,且说得不会比寝友逊色一点。显然,这中间方法不是出奇的——方法很普通,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用。出奇的是结果。就这样,几年下来她已经会七国语言,而且每一门语言都可以流利地读写。有一天,她在校园里遇到一个灰头发姑娘,后者向她打问事情,她不知所云,然后她用七句语言跟对方交流也无济于事。原来这是一位刚从米兰来的新生,只会说意大利语,她知道这后,邀请对方做了新学期的寝友。就在这学期里,她开始设计牛顿数学桥。

  牛顿数学桥是剑桥大学城里的一大景观,全桥由7177根大小不一的木头衔接而成,有10299个接口,如果以一个接口用一枚铁钉来计算,那么至少需要10299枚铁钉。但牛顿把所有铁钉都倒进了河里,整座桥没用一枚铁钉,这就是数学的奇妙。多少年来,剑桥数学系的高才生们都梦想解破数学桥的奥秘,换句话说就是想在纸头上造一座跟数学桥一模一样的桥。但如愿者无一。多数人设计出来的桥至少需要上千枚铁钉才能达到原桥同等效果,只有少数几人把铁钉数量减少到千枚数之内。有个冰岛人,他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把铁钉数减少到561枚。由著名数学家佩德罗·爱默博士担任主席的牛顿数学桥评审委员会为此作出承诺,谁只要在此基数上再减少铁钉数量,哪怕只少一枚,就能直接荣获剑桥大学数学博士学位。表妹后来就是这样得到剑桥数学博士学位的,因为她设计的数学桥只用了388枚铁钉。在博士授予仪式上,表妹是用意大利语致答谢词的,说明她又在起居间掌握了一门语言。

  这是她在剑桥的第五年,时年22岁。

  第二年,一对期望把人类带上天空的兄弟来剑桥会见了她,他们梦一般美好的理想和雄心把她带到了美国。两年后,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郊野,人类将第一架飞机成功地送上蓝天。在这架飞机的小腹底下,刻有一板浅灰色的银字,内容包括参与飞机设计、制造的主要人物和时间。其中第四行是这样写的:

  机翼设计者 容算盘·黎黎 中国c市人

  容算盘·黎黎即为表妹的洋名字,在容家族谱上,她的名字叫容幼英,系容家第八代后人。而那两位把她从剑桥大学请走的人,就是人类飞机史上的第一人:莱特兄弟。

  飞机把表妹的名望高举到天上,表妹又把她母校的名望带上了天。辛亥革命后,表妹眼看祖国振兴在即,甚至以割断一段长达数年的姻缘为代价,毅然回国,担当了母校数学系主任。此时,黎黎数学堂已更名为n大学。1913年夏天,牛顿数学桥评审委员会主席、著名数学家佩德罗·爱默博士,带着一座由表妹亲自设计的只有388枚钉子的牛顿数学桥模型出现在n大学校园里。这可以称得上是给n大学长足了脸面,佩德罗·爱默博士也可以说是给n大学带来巨大声望的第三人。

  1943年10月的一天,日本鬼子把战火烧进n大学校园,佩德罗·爱默博士赠送的稀世之宝——牛顿数学桥250∶1模型,毁于一场野蛮又愚蠢的大火中,而桥的设计主人早在29年前,也就是佩德罗·爱默博士访问n大学的次年,便已辞别人世,终年不到40岁。

  ·2·

  第一篇 起

  三

  表妹,或者容幼英,或者容算盘·黎黎,或者大头算盘,是死在医院的产床上。

  过去那么多年,当时众多亲眼目击她生产的人都已不在人世,但她艰苦卓绝的生产过程,就像一场恐怖的战争被代代传说下来,传说得越来越精练又经典,像一句成语。不用说,这是一次撕心裂肺的生产过程,声嘶力竭的嚎叫声据说持续了两个白天和夜晚,稠糊的血腥味弥漫在医院狭窄的走廊上,飘到了大街上。医生把当时已有的最先进和最愚昧的生产手段都使用尽了,但孩子黑森森的头颅还是若隐若现的。产房门前的走廊上,等待孩子降生的容家人和孩子父辈的林家人越聚越多,后来又越走越少,只剩下一两个女佣。因为最坚强的人都被屋子里漫长又困难的生产惊险吓坏了,生的喜悦已不可避免地被死的恐惧笼罩,生和死之间正在被痛苦的时间无情地改写、翻转。老黎黎是最后一个出现在走廊上的,也是最后一个离开的,离开之前,他丢下一句话:

  “这生出来的不是个帝王,就是个魔鬼。”

  “十有八九是生不出来了。”医生说。

  “生得出来的。”

  “生不出来了。”

  “你不了解她,她是个不寻常的人。”

  “可我了解所有的女人,生出来就是奇迹了。”

  “她本来就是个创造奇迹的人!”

  老黎黎说罢要走。

  医生拦住他去路:“这是在医院,你要听我的,如果生不出来怎么办?”

  老黎黎一时无语。

  医生进一步问:“大人和小孩保谁?”

  老黎黎坚决说:“当然保大的!”

  但是,在发威作恶的命运面前,老黎黎说的话又怎么能算数?天亮了,产妇在经过又一夜的极度挣扎后,已累得没有一点气力,昏迷过去。医生用刺骨的冰水将她激醒,又给她注射双倍剂量的兴奋剂,准备作最后一次努力。医生明确表示,如果这次不行就弃小保大。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因为产妇在声嘶力竭的最后一搏中,居然把肝脏胀裂了!就这样,命悬一线的孩子才得以破腹降生。

  孩子以母亲的性命换得一个珍贵的出世权,得以叫人看得见他困难出世的秘密。当他出世后,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他的脑袋比肩膀还要大!相比之下,他母亲的大头只能算个小巫。小巫生了个大巫,何况小巫时年已近40高龄,要想头胎生出这么个大巫,恐怕也只有死路一条了。人世间的事情真是说不清楚,一个可以把几吨重的铁家伙送上天的女人,却是奈何不了自己身上的一团肉。

  孩子出生后,虽然林家人没有少给他取名冠号,大名小名,加上字号,带林字的称谓至少有几个。但是,在后来日子里,人们发现取的所有名、字、号都是白取,因为他巨大的头颅,还有险恶可怖的出世经历早给他注定了一个响亮的绰号:大头鬼。

  大头鬼!

  大头鬼!

  这么喊他,是那么过瘾又恰切无比。

  大头鬼!

  大头鬼!

  熟人生人都这么喊。

  千人万人都这么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