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58)(2 / 2)

  毕竟并不是每一个导师都可以将实验室的大量资源交给自己的弟子,之后连成果都不染指半分,将所有的荣耀都堆积在他身上。

  约瑟夫教授摇了摇头:我其实没有教过你什么,你一直靠着的都是自己的天赋和勤奋。我最多是发现了一块钻石,然后给了它一个闪闪发光的舞台。

  说着,他温和的看向顾行一:我很高兴,我找到了这样一块钻石,并且有那么一个机会,去看着它发光。

  顾行一微笑起来:我也很高兴,能够得到您的帮助,所有成就的荣光有您的一份。

  不用,约瑟夫教授很诚恳的说,我没有参与过这个项目的一星半点,甚至连资金问题都是由你添上的。

  您知道了?顾行一摸摸鼻子,他确确实实为了这场实验添了不少资金,毕竟这确实是一个烧钱的项目,他已经借用了人手和场地,实在不好意思继续要钱,这只是一点小小的贡献。

  我们俩就不必互相谦让了,约瑟夫教授叹口气,语气中带上一点恋恋不舍,你已经彻底成长起来了,在我这里也学不到更多的东西了。

  顾行一听他说到这里,心中隐隐约约有了预感:您是说我可以毕业了吗?

  是的,毕业手续已经在办理了,之前给你安排的是硕博连读,约瑟夫教授点了点头,如果可以,我希望你可以在拿到博士学位以后在这里任教一段时间,我们院长希望可以留下你这样优秀的人才。

  顾行一面露难色:这个问题我还需要再考虑一下。

  约瑟夫教授没有半点恼怒的意思:我知道,你们朝国人都讲究一个家国情怀,如果学成以后,必然是会选择回国这条路。

  顾行一摸摸鼻子,默认了这句话,甚至于,他还犹豫着提出了另外一个请求:我打算在朝国进行超导理论的第一次讲座。

  约瑟夫教授笑了,回答道:如果这是你的想法的话,我支持你。

  有了理论的支撑,接下去的超导材料试验一帆风顺。更为重要的是,有顾行一在此坐镇,所有研究人员心中都有了底,像是打了鸡血一般日夜工作。

  顾行一相当满意,他也在加班的人群之中,认真的期待着最后一代材料的成型。

  半个月以后,新一代材料在万众瞩目之下被放在了脉冲磁场装置之中。

  磁场启动,开始降温,电流增加。

  已经被凝视了无数次的曲线开始缓慢地蜿蜒前行,一寸一寸的前进,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脏。

  顾行一这一次被研究员簇拥在中心,同样抬起头来看着那一条曲线,嘴角含笑。

  果然,出现一点点到达了上一次的临界电流,之后,虽然缓慢但是坚定地通过了那一个临界点,在更高强度的电流下一路狂奔,直到之前两倍的数据支持才陡然拔高。

  整个实验室中瞬间响起了欢呼声。

  一款韧度高牵拉性好强磁场下表现极佳的常温超导材料正式诞生。

  顾,这是你的成果,你打算给它取个什么名字。丽塔站在一边,凝视着玻璃后面灰色的材料,目光温柔。

  这款材料还没有经过氧化物镀膜,暂时不宜暴露在空气环境下以免被腐蚀,只能够被真空保存。

  大概叫做超导1号?顾行一琢磨了一下,开口说道,要不就叫它圣杯1号?

  丽塔博士有些无奈地说:顾,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你可以选择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它。

  原来是这个意思,但是我以后的发明多了取不过来呀,总不能以后随便弄出来个什么材料都叫顾氏吧。

  一想到满大街的材料都被叫做顾氏,顾行一忍不住抖了抖,坚持说道:我觉得超导1号就很好,听上去就知道是干什么的材料。

  好吧,我替以后所有学习超导材料的学生感谢你,丽塔了解了他的想法,你可算是为他们在考试前庞大的记忆工程减轻了负担。

  能不能给学生们减轻负担现在还没有办法知道,但是各位研究员们却叫得非常顺口,超导1号不就是超导材料的源头嘛,简单好记又意义深远,不愧是顾神。

  可见,才华有的时候真的能让人迷失双眼,带着滤镜拼命美化一个人。

  顾行一是个取名废的真相也因此没有被暴露出来。

  之后一个月,在约瑟夫教授的帮助下,材料的专利申请迅速通过,而顾行一也花了几天,在电脑面前端端正正的敲好了一篇论文,然后将相关论文正式发表在了JACS上。

  论文一出,迅速引爆了整个学术界。

  第89章 双顶刊

  今年5月,是整个学术界都大为震动的一年。

  第一个震动的是数学界。

  5月3号, I Math最新一期的刊物上发表了一篇重量级的文章

  《梅森素数的分布》

  简简单单7个字, 却是大道至简, 直接登顶了最大素数分布领域的巅峰, 瞬间炸起了无数相关领域的研究者, 短短三个小时,论文的转发数已经突破了千万, 在推特统计图上, 五大洲全部都变成一片蓝色, 完完全全被这一篇论文刷屏。

  该论文火爆的同时, 它也引爆了无数争议。

  梅森素数的分布是否被真的发现?证明过程是否存在漏洞?这样的理论是否真的能由一个数学系的研究生解决?

  一个问题横亘在所有数学研究者与爱好者心中, 也至于接下去所有跟数学有关的论坛上都漂浮着类似的分析帖。

  有站正确的,也有站错误的,纷纷扰扰战个不休,完完全全是水经验和吹水的好地方。

  威廉是普林的学生,在邮箱推送这篇论文的时候迫不及待的开始了研究, 其中极具数学美感的证明过程让他打了鸡血一样研究了一整天, 等到晚上了还兴奋的无法入睡, 干脆打开了论坛。

  呵!居然还有人诋毁这篇文章, 认为他证明错了的?难道年龄和学历就一定可以判定一切吗?知不知道什么叫做英雄出少年?

  于是他撸起袖子,毫不犹豫的开干。硬生生是熬夜跟网友就这篇论文争论了一个晚上。

  在匿名论坛里, 他毫不犹豫地吹捧道:这篇论文的作者找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方式,编织了一张巨网,在数学的海洋之中捞取出了珍贵的珍珠!这种难度完全不亚于在稻草堆里面寻找一根针!以往是只有计算机才能够完成的任务, 这是人类脑力智力的巅峰!

  梅森素数分布规律的发现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的方法中可以让人看到看到了一个可能,一个打破数论界常规的全新可能。这一位天才将数论最基本两大方法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解法。无论梅森素数分布定律的证明由是否有用,他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财富,足够整个数论届受益至少20年!

  在座批判他,诋毁他,否认他成就的人,我为你们低下的智商感到可怜,你们在座的任何人别说是做出证明,连读懂他的证明都做不到!

  之后更是与黑子们大战三百回合,变着花样地将这篇论文的作者捧上了天。甚至于,在黑子们齐齐败退的时候,他还趾高气昂的发了一个还有谁。

  然而熬夜的悲剧就在于第二天他理所当然地起晚了,只能够赶紧套上外套,一边把三明治塞进嘴里,一边急匆匆地赶往教授的办公室。

  他的导师是波达教授,雨国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普林高等研究院院长,青数奖最年轻获奖记录的保持者,沃尔夫数学奖的获得者,曾经和戴维教授共同获得迪拉克奖章。

  他以弦理论的研究著名,但同时他也花费了整整30年将数学两大分支数论和群论之间建立了新的联系他发现了涉及整数的公式有着不可思议的对称性,并且以此提出了朗兰兹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