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57)(2 / 2)


  顾行一已经坐在了车后座上,揉了揉眼睛, 在漫长的行程里面他又进了训练空间好好研究了一下之前的芯片,在电路设计上有所心得的同时, 这会儿也有点疲惫。

  我们先去实验室。顾行一看了一眼手机, 小x已经将实验室的最新进度告诉了他。

  在寒假的时间里,他一边忙活着未来科技的扩张事务,一边也远程与自己的研究员们开了会, 亲眼见着他们将第一代超导材料发展到现在的第四代。

  然而新一代产品在强磁场下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为在强磁场下, 他们制成导线的室温超导材料随着电流的增大而逐渐失去超导性, 并且转变的临界电密度死死地卡在了10万安每平方厘米。

  到了实验室。

  顾行一没有立刻进去, 站在实验室外看着里面热火朝天的工作。

  里面正在进行又一次强磁场下超导性能测试。

  半人高的柱体从天花板上长出来, 里面是软铜缠绕成的单线圈磁体, 也是整个大型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的核心。

  在柱体的正下方, 第4代含氢石墨烯高压超导材料已经被压制成线圈, 通好了电流,安静地等待着磁场的洗礼。

  特制的隔离窗口后面,极少量的氦气被通入, 麦克马洪制冷装置安静地工作着,温度一点点下降。

  当前温度:75k。负责监测数据的实验员报告。

  到了预测温度,启动装置。丽塔博士确认了一遍数据,启动了第36次试验。

  机器的嗡嗡声响起,高达102T的垂直磁场在瞬间释放,仅仅100微毫米的直径范围内,无形的力量展开,从原子层面悄无声息地改变着领域内的所有物体。

  制成导线的超导材料,还在安安静静的通着电流。

  依旧保持着超导特性。之前的监测员再次说到。

  众人轻轻松了口气。

  丽塔博士拿着实验计划,继续下达指令:加大电流。

  其貌不扬的线圈之中电流在一点点增大,探测器将数据采集收集到计算机之中,绘制成图,投影在所有研究人员面前。

  电压电流曲线像一条小溪,缓慢地穿过林木,在0的基准线上蜿蜒前进。

  此时依旧还处于超导状态。

  穿着白大褂的研究员们都紧张地眼头看着巨大的投影,目光死死跟着缓慢前进的一小条黑线。

  随着不断接近上一次测出来的临界电流,气氛越来越紧张。有的人已经握紧了手,轻轻呼唤着上帝,有的人焦躁不安的来回踱步,口中喃喃自语。

  汉斯正抬起头来,直视着屏幕,光在他的侧脸度上一层金边,某种属于得意志人民的坚毅浮现出来。

  就算是一贯高傲的莫尔西也凑在他身边,一手放在他肩头,低下去看着实验数据,眉头越皱越紧。

  无形的丝线束在每个人颈下,随着数据的记录一点点拉紧。

  隔着玻璃门,顾行一在心里叹了口气通过就之前发现的数据进行的推算,他知道这场实验必定是失败的结果。

  终于,超导状态完全崩塌,曲线呈指数状快速攀登,刹那间飞跃成一道悬崖。上一次阻挡了他们的数字大大的出现在眼前,成为了横亘在无数超导研究者心目中天堑。

  叹息声此起彼伏地从实验室中传出来。

  紧接着就有人忍不住说道:我想念顾组长了。要是他在

  他话说了一半,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紧接着类似的抱怨声接连响起

  要是顾在的话,一定会告诉我们这条路你可不可行。

  要是有顾指导的话,他现在一定会对数据施个魔法,把最重要的结果拎出来!

  顾行一摸了摸鼻子,他原本是想先和约瑟夫教授交流一下子最近想到的理论。但是万众期待的情况下,他也不好意思过其门而不入。

  于是,他敲了敲实验室的门:伙计们,我回来了。

  门口的声音迅速引起了研究员们的注意,大家回过头来,脸上都不自觉地露出了笑意。

  尖叫声瞬间顶翻了天花板。

  众人像见到救世主一般欢呼着,迫不及待地就冲了过来,眼睛亮晶晶地,充满期待地看着他。

  尤以汉斯和莫尔西为甚。

  丽塔博士要相对冷静一点,双手还胸站在人群的最后面,笑着对他点了点头,做了个口型:欢迎回来。

  顾行一叹了口气,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走上前去,将数据拿在手里,上上下下扫视了一眼。很好,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的图形以及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的结果都和他预料中的一样,这个理论已经有了可信度。

  然后,他转过身来,拿着纸,说出了众人最期待的一句话:我想,我有一点关于新的理论建立的想法。

  一直以来,对于超导材料,人们都处于不知其所以然也不知其所以用的状态。

  就算是顾行一带领的实验室,也只不过是在应用方面走出了一小步,最终仍旧溃败于理论上的缺陷。

  曾经,最广为学界认可的超导材料的理论是BCS理论。然而遗憾的是,建立了一个复杂的模型,引用了一些参数以后,这套理论告诉我们超导材料的上限只有40k,即麦克米兰极限。

  一个令人绝望的数字。

  好在,无数不甘心的科学家们将这个极限打破了,铁基和铜基两大类二维结构的超导材料成为了新的理论构建支柱。

  从此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开始进入对理论的不断探索之中。可惜人类依旧是在黑暗中爬行前进的婴儿,只能摸索着去探寻那么一星半点的光亮。

  顾行一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说道:首先,我们研究的是一个理想二维体系,通过涡旋与反涡旋的配对,在低温下具有准长程序。而电阻和温度的变化将可以拟合为以下公式由此可知,当=3的时候,将发生BKT拓扑相变,此刻的相变温度将达到281k。这是一个好的结果,我们得到了一个合适温度下的材料。

  说着他从一边拉出这样是为他专门准备的白板,流畅地将一组公式书写下来,然后在最后的温度上打了个圈。

  可是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之中我们仅仅发现了三个空穴型能带,并且仅有一个与费米面相交,莫尔西皱着眉头说道,导致超导能隙与之前公式的拟合结果不符。而且我们一般认为超导温度的上升往往和载流子浓度的增大有着重要关系。

  顾行一摇了摇头,拉出来之前电子能谱技术中给出的图像。

  不同颜色的色块分布在图形之上,像是一幅抽象画。

  但是在座各位已经将这幅图研究了无数次,早就已经熟悉了不同颜色象征着的能级,当是看着心中便有了立体图像。

  顾行一指了指空穴,又从一旁划出之前的侧面截图:从这里到这里,明显会有一个电荷浓度转移,我怀疑是这种浓度转移填满了T点处的空穴型费米面,从而改变了整个面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