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275.讨伐(2 / 2)

(29)缵:继续。武功:指打猎。

(3o)豵(zong):一岁的野猪。

(31)豣(jian):三岁的野猪。

(32)斯螽(zhong):蚱蜢。动股:蚱蜢鸣叫时要弹动腿。

(33)莎鸡:纺织娘(虫名)。

(34)穹室:堵塞鼠洞。

(35)向:朝北的窗户。谨:用泥涂抹。

(36)改岁:除岁。

(37)郁:郁李。薁(yu):野葡萄。

(38)亨:烹。葵:滑菜。菽:豆。

(39)剥(pu):敲击。介:求取。眉寿:长寿。

(4o)壶:同“瓠”。葫芦。

(41)叔:抬起。苴(ju):秋麻籽,可吃。

(42)荼(tu):苦菜。薪:砍柴。樗(chu):臭椿树。

(43)重:晚熟作物。穋(1u):早熟作物。

(44)上:同“尚”。宫功;修建宫室。

(45)于茅:割取茅草。

(46)索綯(tao):搓绳子。

(47)亟:急忙。乘屋:爬上房顶去修理。

(48)冲冲:用力敲冰的声音.

(49)凌阴:冰室。

(5o)蚤:早,一种祭祖仪式。

(51)肃霜:降霜。

(52)涤场:打扫场院。

(53)朋酒:两壶酒。飨(xiang):用酒食招待客人。

(54)跻(ji);登上。公堂:庙堂。

(55)称:举起。兕觥(sigong):古时的酒器。[2]

七月火星向西落,

九月妇女缝寒衣。

十一月北风劲吹,

十二月寒气袭人。

没有好衣没粗衣,

怎么度过这年底?

正月开始修锄犁,

二月下地去耕种。

带着妻儿一同去。

把饭送到南边地。

田官赶来吃酒食。

七月火星向西落,

九月妇女缝寒衣。

春天阳光暖融融,

黄鹏婉转唱着歌。

姑娘提着深竹筐。

一路沿着小道走。

伸手采摘嫩桑叶,

春来日子渐渐长。

人来人往采白蒿,

姑娘心中好伤悲,

要随贵人嫁他乡。

七月火星向西落。

八月要把芦苇割。

三月修剪桑树枝,

取来锋利的斧头。

砍掉高高长枝条,

攀着细枝摘嫩桑。

七月伯劳声声叫,

八月开始把麻织。

染丝有黑又有黄,

我的红色更鲜亮,

献给贵人做衣裳。

四月远志结了籽。

五月知了阵阵叫。

八月田间收获忙,

十月树上叶子落。

十一月上山猎貉,

猎取狐狸皮毛好,

送给贵人做皮袄。

十二月猎人会合,

继续操练打猎功。

打到小猪归自己,

猎到大猪献王公。

五月蚱蜢弹腿叫,

六月纺织娘振翅。

七月蟋蟀在田野。

八月来到屋檐下。

九月蟋蟀进门口,

十月钻进我床下。

堵塞鼠洞熏老鼠,

封好北窗糊门缝。

叹我妻儿好可怜,

岁末将过新年到,

迁入这屋把身安。

六月食李和葡萄,

七月煮葵又煮豆。

八月开始打红枣,

十月下田收稻谷。

酿成春酒美又香,

为了主人求长寿。

七月里面可吃瓜。

八月到来摘葫芦。

九月拾起秋麻子,

采摘苦菜又砍柴,

养活农夫把心安。

九月修筑打谷场,

十月庄稼收进仓.

黍稷早稻和晚稻,

粟麻豆麦全入仓。

叹我农夫真辛苦,

庄稼刚好收拾完,

又为官家筑宫室。

白天要去割茅草。

夜里赶着搓绳索。

赶紧上房修好屋,

开春还得种百谷。

十二月凿冰冲冲,

正月搬进冰窖中。

二月开初祭祖先,

献上韭菜和羊羔。

九月寒来始降霜。

十月清扫打谷场。

两槽美酒敬宾客,

宰杀羊羔大家尝。

登上主人的庙堂,

举杯共同敬主人。

齐声高呼寿无疆。[2]

《国风?豳风?七月》是《诗经?国风》中最长的一诗。《毛诗序》认为它的主题是“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陈奂《诗毛氏传疏》则认为是“周公遭管蔡之变而作”,两者时间相距甚远,似不可凭信。《汉书?地理志》云:“昔后稷封斄(1i),公刘处豳,太王徙岐,文王作酆,武王治镐,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据此,此篇当作于西周初期,即公刘处豳时期。

豳地在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公刘时代周之先民还是一个农业部落。《七月》反映了这个部落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它的作者当是部落中的成员,所以口吻酷肖,角度极准,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画,正如姚际恒《诗经通论》所说:“鸟语虫鸣,革荣木实,似《月令》;妇子入室,茅綯升屋,似《风俗书》;流火寒风,似《五行志》;养老慈幼,跻堂称觥,似庠序礼;田官染职,狩猎藏冰,祭献执宫,似国家典制书。其中又有似采桑图、田家乐图、食谱、谷谱、酒经:一诗之中,无不具备,洵天下之至文也!”凡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绩、缝衣、狩猎、建房、酿酒、劳役、宴飨,无所不写,“无体不备,有美必臻,晋唐后陶、谢、王、孟、韦、柳田家诸诗,从未臻此境界”(引同上)。这一评价,基本上符合诗中实际。

诗从七月写起,按农事活动的顺序,以平铺直叙的手法,逐月展开各个画面。必须注意的是诗中使用的是周历。周历以夏历(今之农历,一称阴历)的十一月为正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以及四、五、六月,皆与夏历相同。“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即夏历的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蚕月”,即夏历的三月。(。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