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章·马尔塞尤的难题(1 / 2)



「我们来设计个队徽吧!」



打倒大型异形军的第二天,马尔塞尤又异想天开地抛出了一个提案。我本以为自己差不多快要适应马尔塞尤的胡闹性格了,但我还是太不了解她了。



「不是有一个很漂亮的队徽了吗?」



我指着滑行跑道上马尔塞尤那正在接受整备的战斗脚。排气管上方描画着猎人与狮子的标志,即便在这里也清晰可见。



「那是第1中队的队徽[43]啦。」



〔43〕本处标志被称为「第1中队队徽」或为作者误记,该标志原型实为JG27第一大队队徽,且作品中的马尔塞尤亦遵照史实被设定为JG27第一大队第3中队中队长。——译者注



「啊,这样啊。」



因为莱莎的战斗脚上也有同样的标志,上面还写着「马尔塞尤中队」的字样,我还以为那就是队徽呢。[44]



〔44〕JG27第一大队第3中队的一架Bf-109,引擎整流罩上涂有该中队使用过的一种队徽。与第一大队队徽的最大区别是其上方附有「STAFFEL MARSEILLE(马尔塞尤中队)」字样。——译者注



「而且这里已经不是JG27,而是『Vereinte Jagdgruppe Afrika[45]』了!」



〔45〕设定中「第31统合战斗飞行队」英译为「31st Joint Fighter Squadron」 ,可见其为中队(Squadron)建制。而此处德语「Jagdgruppe」意为「战斗机大队(Fighter Group)」,与设定相悖。如按设定,本处应写作「Jagdstaffel」。——译者注



「诶、啊,什么?」



兴奋的马尔塞尤语速太快,我没听清她说的是什么。



「我是说,最近我们不是已经成立统合战斗飞行队了吗?」



「啊——原来是这个意思啊。」



「所以快去设计一个新的队徽吧。画得帅气一点,要和我的气质相符哦。哈哈——」



说罢,马尔塞尤便大笑着走远了。搞什么啊。



不过嘛,说到队徽啊……简称「KAK」的卡尔斯兰非洲军团的标志就设计得不错。盾徽中绘有棕榈树与铁十字,周围饰以月桂冠与缎带。我国航空队的标志则是以闪电或箭头居多,很难能见到那样的标志。咦,说不定是对纹章学的研究方向不同而导致的?



扶桑的家纹为了让人一眼就能辨认出,大多会设计得比较简单,而欧洲的纹章因为是画在盾牌上,可绘画的空间明显要更大。话说扶桑的标志中也有大到会画在旗指物或马印上的[46],其中不乏一些精致的设计。



〔46〕「旗指物」是旧时日本士兵插在背上的旗子,用于在交战时区分敌我。「马印」则是战场上用于指示大名或将领所在位置的大旗等。——译者注



「那个——?」



对了,之前我有见过独飞18中队的队徽,便是一只飞天的老虎。那个画得还不错。



狮子或老虎的形象不太适合马尔塞尤……果然还得是雕吧?



「加东大尉,打扰您一下?」



「哇,吓死我了。」



眼前突然蹦出了真美的脸。



「抱、抱歉!」



见我吓了一跳,真美连忙后退。



「吓到您了吗?」



「我刚才在想别的事。」



「不好意思,打扰到您了。」



「没关系,怎么了?」



「呃,整备中队的冰野曹长说劳烦您有时间的话过去一下。」



哇。



曹长说的「劳烦您」,实际就等同于「赶快给我过来」。这些实质上负责中队内大小事务的高级士官,都是部队中历经千锤百炼后爬上来的狠角色,像我这种新晋大尉想要违背他们的意愿,纯粹就是浪费时间。



其实,虽然名为整备中队,人员却是明显不足,无论怎么看都只有小队规模。中队的话实际应是200人左右。这种情况下,他究竟是怎样管理好队伍的呢?



「对了,真美你会画画吗?」



「您说画画?」



去整备中队所在帐篷的半路上,我突然问起真美。



「没错,画画。」



真美沉思了一会儿。咦,难不成是我误踩了什么地雷?



「如果这是命令的话……」



她是不是误会了?



「啊——不会的话也没关系。是因为马尔塞尤说要设计个队徽。」



听到这儿,真美的表情明亮起来。



果然我是踩中了地雷。



「太好了,我还以为……」



「你以为?」



「别人说我的画不管怎么画都像是地狱中的场景。」



地狱中的场景是指什么?



我虽然不太明白,但从表情看来,应该不是指描绘地狱场景的画,而是指画糟糕到了那种程度。那可真是辛苦啊,我本以为她是个完美的姑娘,原来并不是这样啊。



「我还以为您从哪里听到过这些事呢。」



「完全没有那回事。而且扶桑那边还没发来过任何文件,你的个人信息我也没有调查过。」



「这倒也是呢。」



我们相视而笑。太好了,看来总算避开了她的雷区。不久,我们就到了滑行跑道另一侧的整备中队帐篷。



「那我就告退了。」



「嗯,谢谢。」



「不客气。」



我冲走向自己帐篷的真美挥挥手,随后看向立正站好等待我的冰野曹长。



「等很久了吗?」



「不,有劳您特意前来,在下感激不尽。」



「啊——繁文缛节就免了。」



曹长找我有什么事呢……其实,看了看身边的东西,再回想昨天发生的事情,我就差不多猜到了。



「昨天竟然出现了那样的大型异形军……有必要考虑一下武器的问题了。」



我看向真美在昨天战斗中使用的高射炮的炮身,也不知道这东西是从哪里弄来的。



「最近,像那样的大型异形军好像更多了。」



「这样啊。与扶桑海那时可是大不一样了。」



后来被称为「扶桑海事变」的战斗中,在绪战时期满是打也打不尽的地上型与小型的航空型异形军。实际上那时连「异形军」这个名字都还没出现,只是被称为「怪异」。更早以前,我们干脆就称其为「敌人」。



因为那时大多都是小型,武器用步枪也就足够了。



或者说,当时是把手边能用上的武器都试了个遍,看哪个顺手就用哪个罢了。



不只有扶桑的武器,还有从世界各国进口而来的,其中就有不少稀奇的玩意。



比如会向后方射出配重物,说是能减小发射后坐力的火炮,还有空中用火焰喷射器之类,我倒是觉得有工夫研究这些,还不如去改良改良常规武器。



就像卡尔斯兰造MP18之类的冲锋枪,虽然携带方便,但遗憾的是威力不足。若是能提高一些就好了。



水冷重机枪的话,威力是够了,但在空中却没法使用。空冷的留式机枪[47]便于携带,装弹数也充足,但问题是太容易损坏了。利比里昂的布劳尼M1919重机枪[48]结实又牢靠,我一直想用用看,可惜这把枪的人气太高,我们还没领到过呢。



〔47〕即「刘易斯机枪」的日译。——译者注



〔48〕原型为勃朗宁M1919重机枪。——译者注



我们还冲异形军扔手榴弹,或是从上面丢炸弹。炸弹不够时,就扔野炮的炮弹。



总之经过各种各样的尝试,我们发现还是通用机枪最好用,如果没有的话,步枪也能勉强代替,这便是当时的结论。



智子等人倒是主张用扶桑刀更好。



「要是拿得动的话,炮还是越大越好吧。」



冰野曹长说道。



的确,眼前的这门炮要在空中使用的话,像是炮架这类用不上的部件就太多了。而且炮本身就造得很结实,光是炮身就已经相当重了。



虽然昨天勉强是派上了用场,但速度与机动性都受到了严重影响,而且必须两人一组合作使用,有着诸多不便。还是需要更轻巧、顺手的火炮啊。



听说这种火炮改造为反装甲用的话便能轻便不少,但至少这座基地周边100公里以内是一门都没有。由于工厂迁往南利比里昂,生产出现了大幅延迟,再加上巴巴罗萨作战的缘故,卡尔斯兰的补给现在是以那边为最优先的。如果用那种火炮,侵彻力就完美无缺了。



我国陆军的7.5cm野战高射炮,由于重量低而使用相当方便,不过缺点是容易损坏,而且别说是周围100公里了,就是1000公里内也找不到一门。



侵彻力感觉也不高。



大概是因为炮弹质量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