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六回 怀来县逢疯癫飞贼 榆林堡遇真假吴永(2 / 2)

“快说,不然他就是下场!”岚松又大声喝道。

李瑞东悄悄溜子上来,他躲到一顶轿子的后面,一扬手,只听“嗖,嗖……”几声,岚松和那3个土匪手中的火铣纷纷坠地,那几个人的手腕上淌着鲜血。

“连珠镖!”岚松大叫一声,首先退入青纱帐,那几个土匪见势不妙,也纷纷抱头鼠窜。恰好,护卫和兵丁们也纷纷赶到,他们追了一程,又撤了回来。

慈禧见李瑞东转危为安,十分高兴。他把李瑞东唤到轿前,夸奖道:“你这个鼻子李,人长得怪模怪样的,倒是有一手好武艺,多亏了你。”

李瑞东道:“几个小土匪,成不了什么气候,老佛爷尽管放心赶路。”李瑞东嘴里这样说,心里却在说,哼,我这可不是冲着你的面子,我这是为了咱们中国,中国不乱比什么都好。

榆林堡终于到了,一条正街,路北有三家骡马店,各家的门都紧闭着。骡马粪的气味刺鼻子,雨后满街流泥水,垃圾狼藉。

街心石墩旁跪着一个人,穿着县官的袍子,湿淋淋的,恭恭敬敬地望着皇家行列。

肃王爷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向这个人走来,那人叩头道:“怀来县知县臣吴永跪接圣驾。”

肃王爷下了马,扶他起来,问道:“行宫设在哪里?”

吴永指着旁边一个栈房说:“太仓促了,只好设在这店里,这地方也只有这一家还宽敞。”

“很好。”肃王爷淡淡地说。

“请王爷多关照。”

肃王爷告诉他,皇太后乘的是第一顶轿子,后面是皇上和伦贝子,皇后,大阿哥,小主,李莲英等。

十几个禁卫骑着马飞奔到门口。

“驾到!”为首的禁卫传呼了一声,吴永弹了弹补服,正了正冠,跪在那里。

蓝呢大轿已经到了街头,慢慢地抬了过来。

“怀来县知县臣吴永,跪接皇太后圣驾!”吴永的声音响亮悦耳,慈禧在轿里听了为之一震,她满意地瞥了这小小的县官一眼。她从北京逃到这里,还是头一遭看到有这么一个官员正正式式恭恭敬敬地接她的圣驾。

吴永瞥见第二顶轿子里坐着是两个人,便又说道:“怀来县知县臣吴永,跪接皇上圣驾!”

他等这乘驮轿进了店门,便站了起来,往旁边一闪,让一乘乘的驮轿往里走。

紧跟着来了八辆骡车,有单套的,也有双套的,都在客栈门前停了下来。骡车里爬出宫闱中的女眷。

紧接着来了一大群太监、王公大臣,军校旗尉,吴永指点他们到另外两家骡马店歇息,自己不敢离开客栈门口一步。

陆续而来的骑步兵卒足有两千人,把一条小街挤得水泄不通,个个狼狈不堪,饥疲万分。

“谁是怀来县知县?”一个声音声锐色历。

吴永转过身来,躬着腰道:“卑职正是。”

“上边叫起,跟我来!”那个太监带他走进客栈。

“你就是曾国藩的侄女婿?”那太监问。

“是的。”吴永打了一躬道:“请您多关照。”

“都是自己人,我是二总管崔玉贵。”崔玉贵笑嘻嘻地说。

吴永见崔玉贵容貌清癯,身材瘦而长,唇突而垂,鼻隆颚阔,眼眶眸炯,蕴藏着阴险奸诈,额上的条条皱纹,缕缕可数。

崔玉贵搀了吴永的手进了后院,到了正房的外面,他先让吴永往旁边一站,然后报了一声:“怀来县知县到。”崔玉贵声报之后,擎起门帘,示意吴永进去。

圣驾的行宫是两明一暗的乡下房间,正中放厂一张破旧粗陋的方桌,左右两把椅子。慈禧坐在右边的一把椅子上。她穿的是布袄,梳的是汉髻。吴永注意到太后的手指秃秃的,没有一个是长指甲,她目光明丽,脸上没有半条皱纹。

吴永跪在地上,报了履历,然后脱了帽子叩头如仪。

“是旗人,还是汉人?”慈禧问。

“汉人。”

“是哪里人?”

“浙江吴兴人。”

“你的名字是哪一个‘永’字?”

“‘长乐永康’的‘永’字……”

“噢,是水字头上加一点的那个永字呵。”

“是。”吴永恭谨地答着。

就在这时,只听外面有人高声叫道:“怀来县知县臣吴永到!”

话音未落,李莲英、李瑞东引着一个身穿县官衣服、湿淋淋的人走了进来。

“怎么来了两个怀来县令,两个吴永?”慈禧一怔,崔玉贵也是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