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回 泥泞路贵妃忍秽语 骆驼行太后险中毒(2 / 2)


“皇爸爸……”瑾妃听了这话,委屈地哭得更响了。

“哭什么?!”慈禧大声地喝斥道,耸了耸肩膀。

瑾妃止住了哭声。

夜深沉时,这一支逃亡的皇家之旅终于到达了北路入京的腰站贯市。

光亮黯淡的贯市在往日商贾之集,繁闹熙攘。由新疆、蒙古,绥远、察哈尔、热河等西北省份进京的骆驼队客商必经此地。骆驼大半栖身此处,因为大队骆驼到了人烟稠密的城市会感到种种不适,因此在北京城里极少见到骆驼。传说骆驼走到北京城门外便徘徊不前,死活不肯进城门,有人说是被赐死在禁宫里的香妃凄惨的灵魂,挡住了他们的去路。这传说蕴藏着西北人民对满清**的怨恨。也有人说,骆驼不进北京城始于雍正年间,那时不仅禁令骆驼进城,就连驼人也不许进城,外地官人若是驼子,连卢沟桥也上不了,原因就是清世宗胤祯是一个驼子。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贯市的繁茂是为了清世宗的背脊隆起而兴隆起来的。二百年前,贯市还是山谷里大道上的一片荒地,后来北路商人逐渐来此栖身,日子久了,有人到这不毛之地搭起凉棚,做起小买卖,集市应运而生。

最初在此地做小买卖的是一家姓贯的父女俩,她们靠卖小米稀饭和葱油饼起家,宽裕后设了客店,招待来往客商,供给牲口粮秣驼料。贯家姑娘出落得娇美妩媚,使寂寞无聊的客商趋之若鹜,以后贯家店值得客商留恋的就不止食宿精美了。由于贯家店有了名,之后兴起的许多客店也都挂起贯家店的招牌,如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一样,遍街皆是。斗转星移,贯市因贯家店得名,直到如今贯市的葱油家常饼在北方依旧有名,不亚于北京全聚德的烤鸭,但贯家老店那位年轻婆姨的风流韵事,却鲜为人知了。

圣驾进了贯市,只见空无一人,鸡不叫,狗不吠,空气中似有一股血腥气。慈禧吩咐众人停下,叫尹福前去打探消息。

尹福摸黑来到街市,在众多的客店间挨个叩门,可是没有一人应诺。他索性踢开了几家客店,只见寂无一人,人都逃光了。他走进一个骆驼行,这骆驼行有七八间房子,正屋里透出灯光。进口是打通了贯联在一块儿的三间铺面房,左首一间设灶,右首便是宿处,中间是过道的穿堂,直通到后面的人院子。院子里遍地都是牲口的粪尿,但是却空洞洞地没有一头牲口。

尹福走进正屋,但见一个老头正蹲在那里煮小米稀粥,他留着胡髭,一身青土布衣服,被油揩得发亮,布袜布鞋,一双簇新的圆口玄色布鞋,外褂折折绉绉,长不及膝,颈上和腋下的两颗铜扣子耷拉着。他见到尹福,吃了一惊,紫胀着脸,瞪着他。

“你是这骆驼行的人?”尹福问。

老头惊惶地点点头,结结巴巴地说:“人都逃光了,掌柜的带着老婆逃到山里去了,伙计们也散了。”

“你不怕洋人吗?”尹福望着他那酱色的鱼肚脸。

“子弹打在身上,碗大的疤。”老头甩了一下小辫子。“我是看家的。”

“老佛爷和皇上已到了这里,你准备点吃的,今夜就住在你这里……”

“什么,我的妈,真龙天子来了,老佛爷也驾到了,算我这辈子没白活……”老头一听,露出了一口糟黄牙板,缓缓地站起身子。

不一会儿,人马浩浩荡荡簇拥到这家骆驼行里,慈禧、皇后等人在中间堂屋降了车,慈禧由李莲英搀扶着走进一问糊了顶的房间,屋子四角放了四盏豆油灯。

“这屋子里好臭!”隆裕一走进来,便皱了皱鼻子。

慈禧瞪了她一眼,坐在一个沾满灰尘的凳子上,没想凳子是三条半腿,慈禧身子一仰,滑了一大跤,两只小脚,一直滑到李莲英怀里。

没有一个人敢笑。

李莲英慌忙扶起慈禧,崔玉贵从别的屋里找来一个凳子,重又扶慈禧坐好。

慈禧若无其事地说:“有吃的没有,饿坏了。”

崔玉贵两只眼睛骨碌碌地朝四下里张望了一阵,一眼瞥见旁边有个瓦罐子,他走过去掀开罐盖,从里面摸出两块干瘪的咸菜,他把那咸菜上的盐霜刮了些,可是咸菜硬得像石头,根本无法吃。

李莲英从灶间里端来一木瓢温水递给慈禧,幸而灯光黯淡,看不出水面上的污油花儿和水里泥土的混浊,慈禧舀着水,胡乱把嘴脸和两手洗了一洗,然后拉起衣角抹了两把,然后递给隆裕,隆裕摇摇头。慈禧又递给瑾妃,瑾妃接过瓢扔给李莲英说:“公公,请你叫他们再舀点儿水,在路上蹭了这一天,浑身上下刺媚媚地都是腻的了……”

一忽儿,崔玉贵端了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进来,他喜滋滋地说:“骆驼行的老头刚煮了一锅小米稀饭,嘿,喷香!”

慈禧接过那碗小米稀饭,就要往口中送。这时,但听门外有人大喝—声:“老佛爷,不要喝!”

慈禧听了一怔,睁目一瞧,原来是秋太监大步流星闯了进来。

“您忘了不吃第一口饭的规矩,大驾在外,恐有不测啊!”秋千鹤态度严肃,一丝不苟。

“哟,我是饿糊涂了。”慈禧放下了那只碗。

可是谁来先尝这口小米稀饭呢?春秋时期曾有介子推为晋文公重身割股啖君的故事,可是如今,大家你看看我,我瞧瞧你,都不言语。

李莲英和崔玉贵悄悄往后退……

隆裕来到外面,找来一个士兵,让他喝这小米稀饭。

那兵士可能饿急了,二话没说,饿虎扑食一样把碗里的小米稀饭喝得粘光……

“啪”的一声,碗落于地面,那兵士七窍冒血,栽倒在地上。

“饭内有毒!”李连英大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