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越古代做夫子第80节(1 / 2)





  放在一两年前,他想都不敢想自己能放下身段,当这个向导。家乡遭了灾,吃饱饭都成问题,如今已是一年多没有寄钱来了。他靠着抄书糊口,还要躲躲闪闪,以免被人发现。一个举人混到他这个份上,说出去都让人觉得可笑。

  楚辞不知他心底的那些愁绪,到了饭馆后,要了两笼包子,一盆瘦肉蛋花粥,几碟爽口小菜,就招呼梁本昌吃了起来。

  梁本昌虽尽力克制,可是仍显得有些急切。他已三月不知肉味,如今吃着肉香四溢的大包子,恨不得把肚子撑破。

  “方才失礼,让楚兄见笑了。”梁本昌抹了抹嘴,说道。

  “梁兄真性情,是个痛快人。我初来乍到,还要仰仗梁兄多多照顾,若梁兄有空,不妨与我讲一讲在这京城要避讳的地方。”

  “楚兄有所不知,在这京城里头,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忍。轻易不可与人发生口角。咱们是旅居在此的,和那些大家族不一样。还有,若你家境尚可,又住不惯这西江会馆,可到文兴坊那边租间房子,一个月大约七八两的样子。周围也都是读书人,端的是个清净之地。”之前,梁本昌就是住那里的。

  “多谢梁兄提点,辞感激不尽。”楚辞举起茶杯,以茶代酒敬了他一杯。

  “对了,这周边会馆的学子每逢朔望日,便要起个社,用以学子之间互通有无。”

  “这倒是一件雅事。”

  “雅事确是雅事,只不过每次起社,每人需交一两银子给社长,用在结社时的一应花用上。”梁本昌苦笑道。他以前次次都要参加,每个月光是这方面的花用都要去掉二两银子。现在好久没参加了,他见到原来结社的那些人,都是掩面离去的。

  京城真是个花钱如流水的地方啊!每人一两银子放在小县城,起社能用大半年了。

  楚辞决定到时候先去参加一两次,如果氛围好的话,他就多参加几次,如果氛围不好的话,他就只闭门读书,不理这些事情。

  ……

  和梁本昌分开以后,楚辞带着张虎去找人。

  他要找的是许先生拜帖上的人,然后请求这个人为他做担保。

  会试时举子是要同省京官做担保的,拜帖上的人,是一个四品官,官拜大理寺少卿,相当于现代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据许先生说,这人是他会试时的同年好友,为人正直,又有手腕。

  “少爷,就是这里了吧?”张虎看着眼前的雕花大门,又确认了一下门前挂着彩稠的大狮子,高兴地问道。

  “对,没错,这里就是穆府。”拜帖上的人姓穆,封面上写的是远修兄亲启。

  “咱们上去扣门。”

  楚辞步上台阶,还没走到门前,便将两根长矛挡在他身前。门口的侍卫喝到:“四品大员内宅重地,闲杂人等不许靠近。”

  “二位有劳了,我是来拜访穆大人的。”

  “大人岂是你说见就见的?先往侧门递个拜帖进去!”

  “谢谢二位。”楚辞碰了一鼻子灰,然后带着张虎往左侧绕过去,果然见到一扇和普通人家宅一般大的侧门。

  这侧门旁边开了一个小窗户,里面有一个人靠窗坐着,窗外还有好些人排着队递帖子。

  大理寺主管刑狱,想要求见的人多不胜数。楚辞想要过去排队,张虎却先一步窜了过去。

  “老爷,你在太阳底下等吧,我站在这儿排队。”

  楚辞点点头,也不和争,自去找了一处慢慢晒着太阳。

  京城今天没有刮风,太阳晒在身上暖洋洋的,楚辞站在墙根底下,有些昏昏欲睡。

  “老爷,快到我们了。”张虎用力叫了一句,楚辞睁开眼睛,才发觉自己好像打了个盹。

  他走过去,那人刚好接过张虎手上的拜帖。他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然后又瞪大眼睛。

  “公子原是许大人门下,为何不直接进来,反而排队,倒显得我们怠慢了。小人这就让人去通报,你进来坐一坐,先喝杯热茶水。”

  “多谢了。”楚辞不知道许先生的面子居然这么大。

  ……

  “大人!这里有封拜帖,您现在要看吗?”

  穆大人坐在桌前,手里端着一盏茶,微微抿了两口:“是哪家的?我不是说过,不重要的不要拿过来吗?”

  “这封拜帖是阳信府许先生递上来的,您现在要看吗?”

  “许兄?把帖子拿过来。”

  穆远修拿过拜帖,打开一看,然后问道:“投拜帖的人现在何处?快快去请!”

  “就在门房那里,我这就喊人去请。”

  楚辞坐了约一盏茶的时间,才见人来传。他整整衣冠,然后令张虎在此处等候,自己则跟在他身后慢慢往里走。

  第118章 游戏

  “小子楚辞, 拜见穆大人。”

  楚辞躬身行礼, 他的动作流畅优雅, 姿势完美无瑕。

  “免礼,坐吧。”穆大人看着楚辞, 眼里闪过一丝讶异, 他原本还以为许征的徒弟, 和他是一个性子的。没想到看起来倒是温和。

  “多谢大人。”楚辞在他下首坐下, 他只坐了三分之二的位置,不敢坐满。

  “我见许年兄信上说, 你是西江省今科解元郎?你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成就, 真是了不得啊。”穆远修微微一笑, 话里尽是赞赏。

  楚辞起身又行了一礼:“多谢大人夸奖, 在下受之有愧,此次侥幸得中解元, 万不敢以此为傲。”

  “好, 不止才华出众,还虚心向上, 许兄这个徒弟没收错。”穆大人捋了捋胡须,笑着说道。“你先生说你的春秋治的尚可, 我知他从不轻易夸人, 这个尚可必是很好的意思。我当年也是治春秋的,现在就考你几题,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