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摄政王的心尖毒后第167节(1 / 2)





  柳嬷嬷听了冬姑的话,先是怔怔的看着她,等反应过来她说了什么时,忽然就如梦初醒般,猛地自地上爬起来,冲到了贤妃床边,一面手忙脚乱的查看她的情况,一面焦急的喊起她来:“娘娘,您醒醒,您别吓我啊……您别吓我,千万醒醒……”

  等发现贤妃分明就是血崩了时,声音都变了调:“娘娘血崩了,太医,快请太医……一个个的都还哭什么哭,还不快去请太医来,娘娘若是有个什么好歹,看我饶得了你们哪一个……”

  冬姑见柳嬷嬷已经醒过神来了,也就退了出去,回到了抱厦里。

  简浔见她神色略有些不对,忙道:“怎么了,是不是小皇子果然出了事?那,还有救吗?我恍惚听见那个柳嬷嬷叫着请太医,是不是贤太妃也不好了?”

  冬姑点了点头:“是,小皇子已经,不在了,应当是连看一眼这个世界都来不及……至于贤太妃,这会儿也一直在流血,怕是……,奴婢进去时,所有人都在哭,什么顾不得管,幸好摄政王妃方才没进去,不然奴婢就真是万死也难辞其咎了。”

  饶是如此,简浔闻言后,心里依然沉甸甸的,不是为贤妃的血崩和命悬一线,而是为那个无辜可怜的孩子,他好容易就要来到这个世界上,好容易就可以睁眼看这陌生又新鲜的世界,可以开始自己的生命了,却在最后关头,死在了自己母亲的手上,死在了自己母亲的贪心上,何等的可笑,又何等的可悲!

  简浔沉默了片刻,才看着不远处两道急匆匆的身影与瑞雨道:“她们应当是去请太医的,拿了我的令牌去给她们罢,太医应当能来得快些,除了精于妇科的太医,再请个精于儿科的来,万一……”

  想说万一小皇子还有救呢,却是自己都觉得异想天开,稳婆们都是接惯了生的,对新生儿的一些常见小毛病,都能应付,有些方面甚至连太医都及不上她们,若小皇子还有救,她们早竭尽全力了,又何至于只跪在那里,哭得如丧考妣,死到临头呢?

  简浔不愿再在这里留下去了,遂与冬姑瑞雨道:“我们先回淑太妃宫里罢,这里我实在不想多待了,让我觉得身上好冷,瑞雨,你记得待会儿提醒我,打发人去内务府和宗人府报备一下,先帝次子,生而早夭。”

  冬姑与瑞雨方才见她脸色不好,已想劝她离开了,见她主动提了出来,忙都应道:“那我们就这回去。”一人一边搀了她,慢慢的离开了贤妃宫里。

  其时天已快黑了,宫里各处却还没掌灯,不但简浔觉得冷,连瑞雨也跟着发起冷来,谁知道这富丽堂皇的皇宫里,到底死过多少人,到底有过多少冤魂啊?

  冬姑索性又抱起了简浔,主仆三人用比来时更快的速度,回了简沫宫里去。

  简沫正隔着屏风,心不在焉的听奶娘哄小皇帝睡觉,瞧得简浔回来了,忙急声问道:“怎么样了姐姐,贤妃生了吗?生了个什么?她的奸计没有得逞罢?”

  简浔坐定后,疲惫的摇了摇头,接过简沫的贴身宫女忙忙递上的热茶,接连吃了几口,觉得心里好受些了,方沉声道:“我刚过去不久,贤妃就生了,是个男孩儿,只是一落地就……听冬姑说,好生可怜,贤妃自己也血崩了,还不知道能不能救活过来,她的奸计,自然也是落空了。”

  简沫闻言,心下先是一松,只要贤妃的奸计落空了就好,可见简浔的脸色不好看,再想到她说的‘是个男孩儿,只是一落地就……’,到底也是做母亲的人,将心比心,心里也说不出的难受起来,叹道:“她这到底图的是什么呢,以为自己怀的是女儿,心心念念只想要儿子,为此连豁出自己和自己孩子的两名性命都在所不惜,结果却是亲手害死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儿子,还害得自己命悬一线,就不能多一点为母之心,少一点贪心吗?”

  简直比偷鸡不成反蚀米还要糟糕一百倍,贤妃这失去的,可是自己的亲骨肉!

  简浔冷哼一声,道:“她总得为自己的贪心和愚蠢付出代价才是,所以到了这会子,我反倒盼着太医能救活她,等她醒来后,知道是自己的贪心害死了自己这辈子唯一的亲骨肉,她一定会后悔得恨不能太医别救活她的,等以后她慢慢的看着别人的儿子会走路了,会说话了,长成大小伙儿,该娶妻生子,看着别人抱孙子了,她一定会痛彻心扉,悔不当初的,就她这样的,也配为人母,还是别玷污了‘母亲’这两个字!”

  “可不是吗?”简沫点点头。

  别说那样亲手害自己的孩子了,便是别人动了她的孩子一根毫毛,她都会与那人拼命,若她的孩子遇到危险时,她也会毫不犹豫为他付出一切乃至生命的,贤妃那样的人,的确不配为人母,就让她余生都活在痛彻心扉,悔不当初里罢!

  而贤妃宫里,因为有了简浔的令牌,太医们来得倒是极快,给贤妃诊过脉后,又是施针又是用药的,总算将她的血给止住,人也从鬼门关给拉了回来,就是以后再也不能生育了。

  可她身为先帝的妃嫔,还是高位产过子的妃嫔,本来这辈子就不可能再有怀孕生子的希望了,柳嬷嬷对此倒不是很难过很在意,方才她已经经历过最坏的了,如今这点打击算得了什么?

  只是小皇子却是万万救不回来了,太医们纵然医术再高明,那也只治得了病治不了命,治不了活人治不了死人,倒是对小皇子好好儿的,怎么就会生而夭亡,他们心里还是存着疑惑的,只不敢表露出丝毫来罢了。

  柳嬷嬷心里有鬼,也不敢多留其他太医,只留了素日给贤妃诊脉惯了的钱太医,其他两位给了厚厚的诊金,让人好生送了出去。

  待殿里没人了,柳嬷嬷方压低声音,说起钱太医来:“您不是说娘娘这胎只有十之五六是男孩儿,十之四五是女孩儿吗,怎么如今?这会儿是娘娘还昏迷着,若是醒着,还不定会如何的……激动呢,您这回真是害苦我们娘娘了!”

  钱太医闻言,叫苦不迭:“下官哪里说的是十之五六,分明就是十之六七好吗,嬷嬷也跟着娘娘进宫这么长时间了,难道还不知道宫里说话儿的规矩,都是有把握也要留点走转的余地,这生男生女本来各有一半的几率,一般我们太医院的人,只要说了十之五六,那就相当于已是给了准话儿了,何况下官还说的是十之六七,还要怎样明说?这如何能怪到下官头上?”

  同样的话,柳嬷嬷何尝没对贤妃说过,便是她素日面对自家娘娘时,凡事也要预留一丝余地不是吗,毕竟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可那也得她家娘娘肯听啊!

  她只得又道:“那您与娘娘说话儿时,干嘛眼神躲躲闪闪的,就不能看着娘娘说吗?”便是她,想起他每次都是这样,也忍不住怀疑他是不敢说实话好吗?难道,真是疑心生暗鬼,结果闹了个大乌龙?

  钱太医就更冤了:“下官哪有躲躲闪闪啊,娘娘为尊下官为卑,下官若是直视娘娘说话,那是大不敬之罪啊!”

  这下好了,他也没得粗大腿抱了,还不知道临时改弦易辙来得及不?所幸他在给贤太妃诊脉期间,自问没做过什么过分的事,就算升迁无望,也应当不至于比现在还不如罢?

  ☆、第二百一七回 悔之晚矣

  贤妃这一昏迷,就直昏迷到大年初四的上午,才终于艰难的醒转了过来。

  在此期间,她主动作死的“壮举”在庆亲王谋反这样天大的事情面前,倒是不至于引人注目,都人心惶惶的,不知道庆亲王的人马有多少,会不会打进盛京来,如果打进来,当初的逆王之乱岂非又得重演?谁还顾得上去管这些鸡毛蒜皮的破事儿。

  不过,也不是真就一个人都不关注这事儿了,至少谨妃就一直密切关注着,她的心机比起贤妃来,就要深沉得多了,只看她内敛的性子,便知一二。

  所以贤妃宫里,是有她的人在的,自然贤妃发动了的消息,她第一时间就知道了,由己度人,几乎是立刻便猜到了贤妃发动了也不声张,是为了什么,一个王爷,便是做不了皇帝的王爷,那也比一个公主强出不知道多少倍,何况有了王爷,才可能有皇上,反之,连希望都没有,当然值得贤妃和她的娘家人们铤而走险了。

  谨妃因此越发密切的关注起贤妃宫里来,若贤妃成功了,她回头如法炮制也成功的希望自然大几分,虽然这种可能性实在太小,摄政王与首辅大人都不会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不过二人都年轻,气盛自负下,不屑理会这些也不是丝毫就没可能;反之,若贤妃失败了,她也能知道摄政王和首辅大人会如何处理这样的事,约莫知道他们的底线,才好最终决定自己要不要也铤而走险。

  她的产期可比贤妃迟不了几日,据太医和稳婆说来,最迟就在正月二十前后,如今贤妃提前了这么多,这种事谁也说不准,万一她也提前了呢?

  万万没想到,贤妃最后会落得那样鸡飞蛋打的下场,不但心心念念盼来的儿子被自己给作死了,自己还落了个血崩的结果,纵然人能活过来,后半辈子也是什么希望都没有了,这不是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是什么?

  谨妃后怕不已,也庆幸不已,得亏她的产期是在贤妃之后,不然如今自己把自己亲生骨肉作死,让自己落得余生了无希望下场的,没准儿就是她了,她是自觉比贤妃那个蠢货理智清醒得多,可有时候,在巨大的利益和诱惑前,再是理智清醒的人,也免不得起贪心犯糊涂,不是吗?

  万幸有贤妃做前车之鉴,她才能及时醒悟过来,不再存任何非分之想,抱任何侥幸的希望,女儿又如何,那也是她的亲生骨肉,她生命的延续,她可以跟淑妃似的,陪着她一日一日的长大,将来亲手送她出嫁,等她给自己生了外孙外孙女儿后,自己还能含饴弄孙,想想这辈子还有什么可奢求的?怎么也比孩子没了,自己的希望也没了强出一百倍一千倍了!

  她虽才进宫短短一年的时间都不到,却已比谁都明白,在后宫里的日子有多难熬,再是锦衣玉食又如何,连个希望都看不到,连个打发时间的人和事都没有,未来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一万多个日日夜夜,她要怎么一日一日的熬下去?

  谨妃想着,忍不住到自己的小佛堂里,给一直供着的观世音菩萨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上了一炷香。

  除了谨妃,贤妃的娘家人当然更关注贤妃生产之事,本来妃嫔生产前,是可以传自己的娘家母亲进宫陪伴的,以贤妃的位份,自然有此资格,哪怕如今宫里还在热孝期内。

  可贤妃发动得太突然了,打了她的娘家人们一个大大的措手不及,他们收到消息之初,简直懵了,这公主一旦生下来,可就再没有回圜的余地了,尤其贤妃的大伯还约莫打听到,摄政王近来要清算他们家,听说连罪证都收集好了,只等腾出空来,便立刻发难。

  贤妃的大伯倒也能理解宇文修的做法,当然要从一开始就永绝后患,就算不好公然的让娘娘母子齐齐出事,那也得剪光了小皇子的所有羽翼和助力才是,现在的皇上母家的确拿不出手,不,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母家,淑太妃一个奴婢上位的,只怕连自己姓什么都早忘记了罢?

  可罪臣之后与婢生子相比,就高出许多了么,不过是光地板和烂草席,高出一篾片罢了,自然也没什么可得意的了……换了贤妃的大伯如今处在宇文修的立场,也会这么做的。

  只是理解归理解,却并不代表他就得逆来顺受,他也不甘心逆来顺受,若不是先帝早早去了,还去得那般突然,那般人人都心知肚明大有蹊跷,以后如何,谁也说不准,他们家更上一层楼的希望自然也有且很大,何况全家上下几百口子人,他既是一家之主,自然要为大家考虑,不说让大家过得有多少,至少也不能坐以待毙,家破人亡才是!

  所以贤妃的娘家才会一次又一次的往宫里送东西,想着送得多了,各道门上的人都习惯了,自然也就能找到可乘之机了,只可惜,一直到贤妃忽然发动的消息都传出来了,他们依然什么万无一失的法子都没想到。

  亦连贤妃的母亲和大伯母都不能进宫去,她们一旦进宫,贤妃发动了的消息便瞒不住了,旁人也就罢了,后宫之中所有人的目光,必然都会投向她宫里,那他们才真是任何可乘之机都找不到,任何希望都没了,唯一仅剩的法子,便是赶在她生下孩子之前,将她想要的给送进宫去,不计一切代价!